[实用新型]一种电控硅油风扇开关用控制阀杆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22007.7 | 申请日: | 201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1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平;赵雅群;彭仁翔;聂永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贝洱热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44 | 分类号: | F16K31/44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42110 | 代理人: | 宋志雄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油 风扇 开关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设计电控硅油风扇技术领域,具体是可控制电控硅油风扇离合器工作腔油量的电控硅油风扇开关用控制阀杆。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控硅油风扇不断推向电控式发动机上,客户对于准确控制电控硅油风扇速度响应时间、速度啮合、中间转速和速度分离等功能要求不断提高;而要满足上述功能要求就必须在每一个不同的阶段对电控硅油风扇离合器工作腔内的硅油量进行调节,如何进行硅油量的调节成为目前电控硅油风扇项目的研究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准确控制电控硅油风扇速度响应时间、速度啮合、中间转速和速度分离等功能要求,特提出一种电控硅油风扇开关用控制阀杆。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控硅油风扇开关用控制阀杆,其特征在于:电控硅油风扇开关用控制阀杆是用弹性部件和刚性部件通过冲压铆接在一起的,弹性部件上设有安装孔,刚性部件上设有连接孔。
对上述方案的改进在于:所述的弹性部件是用弹簧钢材料C50制成的,刚性部件是用CK60普通钢制成的。
对上述方案的再改进在于:刚性部件和弹性部件的连接面是圆形或者圆弧形的。
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弹性部件头部设有下翻边。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冲压铆接的方式将两个不同材料的零件组装一起,利用弹性和导磁性,在电控螺线管磁力线的控制下,自由释放和吸合,通过阀杆张开的开度快速灵敏控制硅油量,实现对电控硅油风扇速度的不同档位的调整和速度响应时间的控制;在电控硅油风扇上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电控硅油风扇的速度响应时机的准确性和发动机冷却系统对风扇速度要求的匹配合理性。
刚性部件和弹性部件的连接面是圆形或者圆弧形的目的是为了磁力均匀化,避免瞬间的冲击力对阀门关闭和打开的灵敏度影响。
弹性1件头部设计为翻边,是为了加强弹性件的刚性强度,避免长期的开和关动作而变形。
控制阀杆在电控硅油风扇的技术应用,迅速提高了电控硅油风扇的响应时间,保证了电控硅油风扇的各项性能与发动机的冷却要求达到最佳的匹配,起到节油降耗和发动机冷却系统最大经济效益化。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是弹性部件,2是刚性部件,3是连接孔,4是安装孔,5是铆接铆钉,6是下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如图1、2所示。
一种电控硅油风扇开关用控制阀杆,电控硅油风扇开关用控制阀杆是用弹性部件1和刚性部件2通过铆接铆钉5铆接在一起的,弹性部件1上设有安装孔4,刚性部件2上设有连接孔4。
弹性部件1是用弹簧钢材料C50制成的,刚性部件2是用CK60普通钢制成的。
刚性部件2和弹性部件1的连接面是圆形或者圆弧形的。
弹性部件2头部设有下翻边6。
其工作原理为:控制阀杆在磁路的影响下产生磁力,由于其已经不固定在离合器上,磁力克服弹力后阀门处于关闭状态,这时候硅油不能进入的离合器的工作腔内实现风扇怠速状态。当磁路不断变化时(有和无交替)这时的控制阀杆处于开和关的交替周期性过程,实现阀杆张度的变化,硅油量在离合器工作腔内得到控制实现风扇的中等转速功能。当磁路处于消失状态时,由于控制阀杆的自身弹性,自由释放后进油阀门打开,此时硅油量完全填充到整个离合器工作腔内实现风扇的高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贝洱热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东风贝洱热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20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速热水龙头
- 下一篇:压裂砂罐车出砂口的液压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