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钢切边剪锁紧位置在线双冗余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22481.X | 申请日: | 2012-08-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1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宗宝;金洪军;裴东营;刘炳才;李海龙;刘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首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7/00 | 分类号: | G01B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谊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7 | 代理人: | 刘月娥 |
地址: | 10004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钢 切边 剪锁紧 位置 在线 冗余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带钢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提供了一种带钢切边剪锁紧位置在线双冗余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正常生产时带钢切边剪旋转台处于锁定位,需要更换剪刃时切边剪旋转台解锁处于旋转位,旋转180度后进行维护作业。目前锁定及解锁检测系统广泛采用的是锁定电机内置齿轮极限,由锁定电机驱动伸缩轴上下移动,移至上极限位时通过旋转台上的锁紧孔锁紧旋转台,伸缩轴移至下极限位时旋转台解锁处于可旋转状态。由于现场特殊环境条件,内置机械齿轮极限跑偏的情况时有发生。该现有技术的缺陷在于:一旦极限位置跑偏,调整量多少不能直接确定,需反复多次调整方可调整到位;其次因锁定电机极限在旋转台下面,空间狭小,光线极差,操作很不便利;同时调整该齿轮极限需操作、机械、电气三方人员配合在线动态调整,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会进一步延长调整时间。以上缺陷,直接影响到产线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钢切边剪锁紧位置在线双冗余检测装置,克服了切边剪锁紧电机内置齿轮极限常移位、难调整,易导致长时间停机的缺陷。实现了切边剪锁紧位置机械、电气双冗余检测功能,进而在内置极限跑偏情况下,通过电气极限实现锁定极限位的快速准确调整,有效避免了改造前由此带来的长时间影响生产的故障。
该装置与传统的锁定电机内置机械齿轮极限相比,具有调整便利、灵敏度高、精度高的优点,电气、机械极限互为冗余,可实现快速互相切换,能有效避免因相关故障导致停机的问题,可广泛应用于西门子公司设计的各类带钢切边剪旋转台。
本实用新型器件及材料包括:配电箱、接近开关、继电器、转换开关、环形感应器、支架、端子、线槽、滑道、导线。
将配电箱A固定在切边剪旁边,滑道C分上下安装在配电箱A内部底座上,线槽B安装在配电箱A底部的四周位置,第一端子15,第二端子16,第三端子17,第四端子18,第五端子19安装在上面的第一滑道C上,第一继电器K30,第二继电器K31安装在下面的第二滑道C上,第一转换开关F11,第二转换开关F12安装在下面的第二滑道C上,分左右水平安装,环形感应器58安装在原装置电机伸缩轴57中间位置。固定支架55选取300mm*50mm*2.5mm的铁板,并在铁板中央进行开槽,开槽长度为200mm,开槽宽度为15mm。固定支架55焊接在旋转台59上,与伸缩轴57平行,距离伸缩轴57的距离为10cm。环形感应器58用厚度为1mm铁皮做成,环形感应器58的宽度为10mm。先用绝缘胶皮在原装置伸缩轴57上均匀缠绕数圈,厚度为5cm,然后用胶水粘住最外层,环形感应器58套在伸缩轴57外围表面,这样保证即使电机伸缩轴57旋转也能与第一接近开关G1,第二接近开关G2的感应距离不变。
新装置上接近开关G1、下接近开关G2分上下固定在固定支架55开槽上,上接近开关G1的固定位置正好与原装置在上极限位时的环形感应器58相对,下接近开关G2的固定位置正好与原装置在下极限位时的环形感应器58相对,新装置上接近开关G1、下接近开关G2与环形感应器58的表面正对距离均为8mm。新装置上接近开关G1正负接线端子45,46分别与外部24V电源的正负连接,下接近开关G2正负接线端子48,49分别与外部24V电源的正负连接。新装置上接近开关G1的输出信号端47与第一继电器K30的线圈的正输入端51连接,第一继电器K30的线圈的负端52与直流电源的负连接。下接近开关G2的输出信号端50与第二信号继电器K31的线圈的正输入端53连接,第二继电器K31的线圈的负端54与直流电源的负连接。
将第一转换开关f11第一触点1、第一转换开关F11第二触点2、原装置的上升极限S1第一触点33、原装置的上升极限S1第二触点34、第一转换开关F11第六触点6、第一转换开关F11第五触点5依次串联,第一转换开关F11第一触点1与新装置第一端子15连接,第一转换开关F11第五触点5与新装置第二端子16连接;将第一转换开关F11第一触点1、将第一转换开关F11第二触点2、原装置的上升极限S1第一触点33、原装置的上升极限S1第三触点35、第一转换开关F11第八触点8、第一转换开关F11第七触点7依次串联,第一转换开关F11第七触点7与新装置第三端子17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首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首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24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LED日光灯管底座
- 下一篇:以LED为光源的航空障碍灯灯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