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铁路钢桁斜拉桥横联、接触网连接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22941.9 | 申请日: | 201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2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静;杨平;袁明;陈列;陈建峰;余浪;许志艳;郭建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0 | 分类号: | E01D19/10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 51215 | 代理人: | 王建国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铁路 斜拉桥 横联 接触 连接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钢桁斜拉桥,特别涉及一种铁路钢桁斜拉桥横联、接触网连接构造。
背景技术
现代斜拉桥自上世纪70年代在中国开始修建以来,30年来获得了迅速发展,至今已建成上百座。而铁路斜拉桥的发展却十分缓慢。近年来,铁路建设加快了步伐,在一些新线的桥梁方案研究中提出了斜拉桥方案,特别是京沪高速铁路前期工作的开展,使铁路斜拉桥的设计研究工作得以深入进行。目前所开展的铁路斜拉桥研究跨度已覆盖从200多米到600多米的范围,这些研究工作的开展,为铁路斜拉桥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和必要的技术储备。迄今为止,世界上建成的铁路斜拉桥为数不多。1980年建成的南联盟贝尔格莱德市萨瓦河桥为重载铁路斜拉桥,跨度250m;日本第二千曲川桥为铁路矮塔斜拉桥,主跨134米。国内已经建成的公铁两用斜拉桥的最大跨度为504米(武汉天兴洲长江大桥,四线铁路加六车道公路双层桥),正在修建的铜陵长江大桥主跨达630米(四线铁路加六车道公路双层桥),国外已经建成的公铁两用斜拉桥的最大跨度为丹麦厄勒海峡桥,主跨为490米。
铁路桥上都需设置接触网,接触网设置形式有两种,一种为立柱形式,设置在桥面上,一般用于混凝土桥;另一种为连接形式,设置在横联上,一般用于钢桁梁。若采用后者,需要一种接触网连接件构造,使得接触网与钢桁梁横联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铁路钢桁斜拉桥横联、接触网连接构造,结构简单,施工方便。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铁路钢桁斜拉桥横联、接触网连接构造,其特征是:它包括通过高强螺栓固定连接在横联上的连接件,连接件为一弯曲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构造简单,施工方便,使得接触网与钢桁梁横联连接。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两幅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铁路钢桁斜拉桥横联、接触网连接构造的侧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铁路钢桁斜拉桥横联、接触网连接构造的平面图。
图中示出零部件、部位名称及所对应的标记:连接件10、连接件加劲肋11、横联加劲肋12、高强螺栓13、横联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图2,本实用新型铁路钢桁斜拉桥横联、接触网连接构造,它包括通过高强螺栓13固定连接在横联14上的连接件10,连接件10为一弯曲板。构造简单,施工方便,使得接触网与钢桁梁横联连接。
参照图1,为防止应力集中,所述连接件10上间隔设置有连接件加劲肋11,横联14在与连接件10连接的部位处间隔设置有横联加劲肋12。
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铁路钢桁斜拉桥横联、接触网连接构造的一些原理,并非是要将本实用新型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29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挠性防眩板
- 下一篇:一种组合型隔震橡胶支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