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抗拉铅芯橡胶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23904.X | 申请日: | 201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07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燕斌;田浩;李毓;李世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道通公路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交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5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拉铅芯 橡胶 支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抗拉隔震装置,特别是一种抗拉铅芯橡胶支座。
背景技术:
桥梁抗震设计通常采用三种理论:强度设计理论、延性设计理论和减隔震设计理论。减隔震设计因其经济性而优于强度设计,因其震后可修复性而优于延性设计,因此成为桥梁抗震研究的热点。减隔震设计通过设置减隔震装置达到减震耗能的效果,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减隔震装置就是铅芯橡胶支座。
普通铅芯橡胶支座具有良好的竖向承载功能和水平向耗能功能,既能有效支承桥梁上部结构传递至下部结构的荷载,又能显著耗散地震传至桥梁上部结构的能量,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减隔震装置。然而,普通铅芯橡胶支座最为突出的缺点就是不能承受拉力荷载。对于高烈度区的桥梁,在竖向地震动作用下,支座往往因为恒载压力小于地震拉力而出现受拉现象,导致不能应用普通铅芯橡胶支座;同时,桥梁设计时,通常不希望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间发生横向相对位移,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普通铅芯橡胶支座的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扩展减隔震装置、尤其是普通铅芯橡胶支座的使用范围,使其既能保证桥梁的抗震性能,又能确保桥梁的正常运营。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抗拉铅芯橡胶支座。该支座采用的工作机理是:在正常运营阶段,该支座在纵桥向按照初始刚度作用;在强震作用下,该支座的铅芯达到屈服,在纵桥向按照二次刚度作用;当竖向地震作用明显时,支座出现负反力,即支座受拉,此时该支座依靠上、下连接钢板间的竖向限位实现抗拉的目的;同时,由于该支座在上、下连接钢板间设置聚四氟乙烯滑板,不影响支座在纵桥向的运动。对于横桥向,本支座在正常运营阶段和地震作用下均保持固定,满足横桥向桥梁上、下部结构间的限位功能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抗拉铅芯橡胶支座,其特征在于:由下连接钢板、下套筒、下锚杆、下锚固螺栓,上连接钢板、上套筒、上锚杆、上锚固螺栓,位于下连接钢板和上连接钢板之间的支座本体,以及聚四氟乙烯滑板组成,支座本体由橡胶片、保护层橡胶与铅芯棒、加劲钢板、支座连接钢板叠层粘结而成。
所述的抗拉铅芯橡胶支座,其特征在于:支座本体通过支座连接钢板与下连接钢板和上连接钢板连接。
所述的抗拉铅芯橡胶支座,其特征在于:上连接钢板与下连接钢板之间设置聚四氟乙烯滑板。
抗拉铅芯橡胶支座的优点是:在纵桥向保留了普通铅芯橡胶支座的力学性能;在横桥向满足了设计对桥梁上、下部结构间的限位功能要求;在竖向可承受地震作用下出现的负反力,保证了支座在水平方向的抗震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抗拉铅芯橡胶支座的剖面图。
图2为抗拉铅芯橡胶支座的俯视图。
图3为抗拉铅芯橡胶支座的A-A剖面图。
图4为支座本体的剖面图。
图5为支座本体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抗拉铅芯橡胶支座由下连接钢板1、下套筒2、下锚杆3、下锚固螺栓4,上连接钢板5、上套筒6、上锚杆7、上锚固螺栓8,位于下连接钢板1和上连接钢板5之间的支座本体9,以及聚四氟乙烯滑板10组成,支座本体由橡胶片11、保护层橡胶12与铅芯棒13、加劲钢板14、支座连接钢板15叠层粘结而成。
本实施例中,支座本体9通过支座连接钢板15与下连接钢板1和上连接钢板5连接,其中连接方式采用螺栓连接。
本实施例中,上连接钢板5与下连接钢板1之间设置聚四氟乙烯滑板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道通公路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交通科学研究所,未经北京国道通公路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交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390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