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软性带条内孔起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25238.3 | 申请日: | 201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7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市南帆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G1/00 | 分类号: | B23G1/00;B23G1/44;B23G11/00;B23Q5/10;B23Q5/22 |
代理公司: | 深圳汇智容达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8 | 代理人: | 潘中毅;熊贤卿 |
地址: | 515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软性 带条内孔起牙 装置 | ||
1.一种软性带条内孔起牙装置,用于对难以固定在机床上的软性带条配件进行自动导入起牙作业,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输送带条配件和起牙作业后进行排料的输送回收组件(1)、用于对带条配件进行自动起牙操控的起牙收牙组件(2)以及用于导入带条配件,且可根据带条配件的孔距进行位置调节的导入控节组件(3);
所述输送回收组件(1)包括输送圆盘(11)和回收圆盘(12),所述输送圆盘(11)连接至导入控节组件(3),所述回收圆盘(12)连接至所述起牙收牙组件(2);
所述起牙收牙组件(2)包括电机(21)、双转向传动部(22)以及控制部(23),所述双转向传动部(22)分别与所述电机(21)和所述控制部(23)相连接,所述电机(21)传递动力至所述双转向传动部(22),所述控制部(23)控制所述双转向传动部(22)同步进退和/或转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带条内孔起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回收组件(1)还包括感应部(13),所述感应部(13)分别设置在所述输送圆盘(11)和所述回收圆盘(12)的邻侧;
所述带条配件穿过所述感应部(13)分别搭接在所述输送圆盘(11)和所述回收圆盘(12)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软性带条内孔起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转向传动部(22)包括传动轴(221)、传动皮带(222)、离合器(223)以及起牙轴(224),所述传动轴(221)通过所述传动皮带(222)分别与所述电机(21)和所述离合器(223)相连接,所述起牙轴(224)套接固定在所述离合器(223)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软性带条内孔起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221)的轴心旋转方向与所述离合器(223)的轴心旋转方向相垂直。
5.如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软性带条内孔起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轴(221)和/或所述离合器(223)两端侧分别设置转向轮,所述转向轮间的转动方向相反。
6.如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软性带条内孔起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223)分别在其两端侧转向轮的内部设置多组摩擦片以及套接在所述起牙轴(224)上的滑块(2230),所述滑块(2230)位于所述离合器两转向轮的中部;
所述多组摩擦片之间具有间隔,其至少一组与所述离合器(223)的转向轮相连接,至少一组与所述起牙轴(224)相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软性带条内孔起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23)包括第一气缸(231)和第二气缸(232),所述第一气缸(231)连接所述起牙轴(224),所述第二气缸(232)通过联杆(2320)连接所述滑块(2230);
所述第一气缸(231)推动所述起牙轴(224)往复移动,所述第二气缸(232)推动所述滑块(2230)与任一所述离合器(223)的转向轮保持同步转动。
8.如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软性带条内孔起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牙收牙组件(2)还包括固定在支撑臂(202)上的工作台(24),所述工作台(24)位于所述起牙轴(224)的底部,其由光滑防锈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市南帆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汕头市南帆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5238.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提取、浓缩装置
- 下一篇:盖式便携篮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