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柔性生态护坡砌块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25355.X | 申请日: | 201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94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田丰;吴昊;耿波;耿莉;侯咏梅;杜全胜;严克兵;霍鹤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3/14 | 分类号: | E02B3/14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4 | 代理人: | 韩华 |
地址: | 450003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生态 护坡 砌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态护坡砌块,尤其是涉及柔性生态护坡砌块。
背景技术
挡墙及河道护坡多采用浆砌石、干砌石、混凝土现浇等方式,施工不够便捷、周期较长,同时由于全实心结构导致成本较高。建成后的硬性护坡难于进行绿化,缺乏生机和美感,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因此,用于河道护坡的生态砌块应运而生。但目前用于挡墙及河道护坡的砌块存在的不足主要为:砌筑的护坡不易转弯、植物生长空腔与墙后土壤隔绝、排水不便、形状复杂预制困难、生态孔设置不合理等,使得难以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简便成本低、生态性好的柔性生态护坡砌块。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柔性生态护坡砌块,包括台体,沿所述台体纵向开设有上开口空腔,在位于台体纵向中线一侧的上开口空腔底壁上开设有排水口,在位于台体纵向中线另一侧的侧壁上沿纵向开设有与上开口空腔连通的槽孔,在相对于所述槽孔一侧的台体侧壁上沿纵向开设有通孔。
所述台体为马蹄形结构,所述与上开口空腔连通的槽孔开设在所述马蹄形结构台体的弧面侧壁上。
所述上开口空腔为圆柱形结构,所述排水口为半圆形结构。
所述通孔为四个。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生态护坡通过本生态砌块即可方便地组合后,通过插入台体侧壁通孔内的钢筋或塑料棒等使砌块间相互嵌固砌成,大大短了施工周期,降低了成本。生态砌块的空腔中放入营养土或绿化混凝土并植入植物后,空腔内不会积水,植物根系可以深入挡墙后的土体,起到加固护坡、有利于植物生长和水生物栖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砌块制成的生态护坡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柔性生态护坡砌块,包括马蹄形结构的台体1,沿所述台体1纵向开设有圆柱形结构的上开口空腔2,在位于台体1纵向中线一侧的上开口空腔2底壁3上开设有半圆形排水口,而位于台体1纵向中线另一侧的弧面侧壁上沿纵向开设有多个与上开口空腔2相连通的槽孔4,在相对于所述槽孔4一侧的台体1侧壁上沿纵向开设有用于穿插钢筋或塑料棒的四个通孔5,四个通孔5分两排开设。槽孔4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为圆形或五角星等其他形状。
图5是采用本实用新型砌成的生态护坡,由马蹄形结构的台体1、顶盖板砌块7、土工格栅6组成。上、下相邻的马蹄形结构的台体1通过穿插于通孔5的钢筋或塑料棒8错层嵌固构成护坡,从而使护坡形成一个稳定的整体。由于错层嵌固,使得每层的台体1上部可露出孔隙,从而达到全面绿化墙面的目的,解决了现有护坡仅能部分绿化墙面的弊端。护坡顶部设有顶盖板砌块7,墙后布设土工格栅6,长度由计算确定,以保证护坡自身稳定。台体1的上开口空腔2内填充营养土或绿化混凝土,供植物生长,侧壁上的槽孔4供植物从中长出。护坡施工时,将土工格栅6的孔隙套于钢筋或塑料棒8上,以防止土工格栅6被拉出导致护坡失稳。
如图1所示,护坡的倾斜度可通过调整台体1上两排通孔5之间的距离来调整,当上、下层台体1上的两排通孔5中心线重合时即可形成垂直挡墙。通过钢筋或塑料棒8,上、下嵌固的台体1即可相对转动,从而形成不同转弯半径的生态护坡,解决了现有需要异形砌块来进行转弯的弊端。开设在上开口空腔2底壁3的排水口,不仅解决了积水问题,同时可使植物根系深入挡墙后面的土体,达到加固护坡、利于植物生长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未经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53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载物手推平板车
- 下一篇:汽车保险杠与车身配合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