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程塑料异型材成形专用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25870.8 | 申请日: | 2012-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8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蔡纪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盛达伯乐马塑料型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00 | 分类号: | B29C47/00;B29C47/78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闫彪 |
地址: | 21313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程塑料 异型 成形 专用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成形工装,尤其是一种工程塑料异型材成形专用工装,属于塑料成形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塑料型材一直沿用以下传统成形工艺:塑料加入挤出机后,加热塑化,从具有所需截面形状的模口挤出,在水中冷却定形(参见申请号为93103225.3的中国专利申请)。由于塑料是热的不良导体,因此水冷难以保证塑料型材均匀冷却,很容易引起应力变形,尤其是截面非常规几何形状的塑料异型材,不仅长度方向的直线度难以保证,而且其截面形状及开口尺寸均无法保证,严重时还会引起出现表面裂纹等质量问题。采用空冷等慢速冷却方法虽然可以减小应力变形,但无法跟上挤出机的节拍,不能用于塑料型材的批量生产。
申请号为200880112654.6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在冷却挤出型材时用于能量使用的方法,该方法的实质是建立一套理想的水冷却系统。申请号为200880112653.1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冷却挤出的塑料型材的装置和方法,该申请在模具结构上进行改进,以解决均匀冷却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可以在保证产量前提下,有效控制应力变形,并且成本经济的工程塑料异型材成形方法,同时给出相应的专用工装。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工程塑料异型材成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在塑料挤出机输出模口与牵引装置之间的输出通道上设置一排间隔分布、对所述塑料异型材截面形成均匀气流的风冷管道出风口组,同时在输送通道下方安置一排与所述出风口组相间分布的冷却块,所述冷却块内部通冷却水,且上方延伸出具有与塑料异型材截面形状相吻合凹缺的校形冷却片;
第二步、将塑料粒子加入挤出机加热塑化,借助牵引装置,从具有所需截面形状的模口中连续牵引挤出的待冷却塑料异型材;
第三步、通过风冷管道向各出风口组送风,同时使冷却块中的冷却水流动;
第四步、在待冷却塑料异型材通过输出通道与冷却块的凹缺接触过程中,借助各出风口组吹出的冷却气流使待冷却塑料异型材对流散热;同时借助校形冷却片的接触使待冷却塑料异型材传导散热并辅助定形;最终使待冷却塑料异型材逐渐均匀冷却定形。
本实用新型的工程塑料异型材成形专用工装包括位于塑料挤出机输出模口与牵引装置之间的输出通道,所述输出通道设置一排间隔分布、对所述塑料异型材截面形成均匀气流的风冷管道出风口组,同时在输送通道下方安置一排与所述出风口组相间分布的冷却块,所述冷却块内部通冷却水,且上方延伸出具有与塑料异型材截面形状相吻合凹缺的校形冷却片。
采用本实用新型后,由于对工程塑料异型材进行逐步风冷,因此与水冷相比,不仅冷却均匀、而且十分“柔和”,有效避免了应力变形;同时以对流和传导有机结合的方式对工程塑料异型材进行逐级冷却,因此保证了冷却效率,不仅不会降低产量,并且可以实现快速牵引,提高产量。尤其是,校形冷却片除了传导冷却作用外,其凹缺具有辅助定形的作用,有助于保证工程塑料异型材高品质的直线度和截面形状。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完善是,相邻出风口组的间距逐渐加大。这样,可以随待冷却塑料异型材的温度降低,相应降低冷却强度,更有利于保证其成形质量。所述冷却块最好位于两相邻出风口组的中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专用工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专用工装冷却块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盛达伯乐马塑料型材有限公司,未经常州盛达伯乐马塑料型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58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骨切开术的多重可调板
- 下一篇:一种含有盐酸吗啉胍与吡蚜酮的杀菌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