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密信号线的引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25890.5 | 申请日: | 201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6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沈永春;吴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G15/013 | 分类号: | H02G15/013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事务所 32228 | 代理人: | 冯智文 |
地址: | 21408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密 信号线 引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工程和水下工程领域,尤其用于深海模拟试验压力筒信号线的引出,也用于化工设备压力容器的信号线的引出。
背景技术
在模拟深海环境的试验中,试验设备是能够承受高压的压力筒,当试件放入压力筒内进行试验时,往往有许多信号线需要从压力筒内部引出,由于压力筒内承受的压力比压力筒外大许多,信号线的引出具有一定的难度。
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水密信号线的引出装置进行信号线的引出,通过在引出装置的底座上安装平板,所述平板上安装橡胶芯子,并利用盖板盖住,所述信号线依次穿过平板、橡胶芯子和盖板所开孔中,通过在盖板上施加挤压力,使橡胶芯子被挤压变形,从而信号线被密封住。这种水密信号线的引出装置,由于较大压力的作用,橡胶芯子易挤压变形,且直接与底座的内壁面接触,橡胶芯子常常会被卡死在引出装置的底座里边,无法拔出。
也可以采用浇注方法将信号电缆直接浇注在引出装置中,但是这种方法在更换信号线时,需同时更换引出装置,操作麻烦,增加了劳动强度,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引出装置操作麻烦,成本高等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方便的水密信号线的引出装置,从而使信号线能在水密接头中方便的拔出,不易卡死,降低了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密信号线的引出装置,包括底座、橡胶芯子和盖板,其所述底座内部开有多层凹槽,所述第一层凹槽底部安装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上安装垫板,所述垫板带有围壁,所述垫板的围壁内放置橡胶芯子并通过盖板压住,所述盖板上通过第二密封圈安装有螺帽,所述螺帽的外圆周与底座所开第二层凹槽内壁面配合连接;所述垫板底部开有多个引线孔,所述橡胶芯子上开有与之配合的多个通孔,所述盖板上开有多个与引线孔和橡胶芯子所开通孔配合使用的引出孔。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所述盖板与垫板上端面之间留有挤压余量;
所述螺帽下部设置有台阶,所述台阶与底座所开第二层凹槽的内壁面之间留有挤压余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与使用方便,将底座内部起夹紧作用的垫板上增加了围壁,使得橡胶芯子受压时不直接和水密接头底座的内壁面相接触,而是在垫板围壁内部发生挤压变形,则引出装置内部结构不易被卡死,使用时很容易从底座内拔出,并且本实用新型可以在高压力环境下多次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信号线的引出装置,包括底座5,底座5内部开有多层凹槽,第一层凹槽底部安装第一密封圈1-1,第一密封圈1-1上安装垫板2,垫板2带有围壁,垫板2的围壁内放置橡胶芯子3并通过盖板4压住,盖板4与垫板2上端面之间留有挤压余量9;盖板4上通过第二密封圈1-2安装有螺帽6,螺帽6的外圆周与底座5所开第二层凹槽内壁面配合连接,螺帽6下部设置有台阶,台阶与底座5所开第二层凹槽的内壁面之间留有挤压余量7;垫板2底部开有多个引线孔10,橡胶芯子3上开有与之配合的多个通孔,盖板4上开有多个与引线孔10和橡胶芯子3通孔配合使用的引出孔8,引线孔10、引出孔8和橡胶芯子3所开通孔的数量与规格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和需求设定。
实际使用过程中,当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电缆引出装置时,通过如下步骤完成电缆的引出:
第一步:将引出装置的底座5通过紧固件安装于耐压设备上;
第二步:将第一密封圈1-1置于底座5所开第一层凹槽内,安装带围壁的垫板2,并在垫板2内放入橡胶芯子3,然后盖上盖板4,同时将垫板2底部的引线孔10、橡胶芯子3的通孔和盖板4上的引出孔8相应的对齐;
第三步:将需要引出的电缆穿过引出装置底座5及按放好的密封圈1,再依次穿过带围壁的垫板2底部的引线孔10、橡胶芯子3的通孔和盖板4上的引出孔8中;
第四步:将上盖板4的定位销对准引出装置5的定位槽,并通过第二密封圈1-2密封连接,防止旋紧压紧螺帽6时盖板4会跟转而卡断电缆;
第五步:旋上压紧螺帽6,使盖板4压紧于橡胶芯子3,盖板4与垫板2上端面之间的挤压余量9变小,同时螺帽6台阶与底座5所开第二层凹槽的内壁面之间留有挤压余量7也变小,橡胶芯子3在带围壁的垫板2内被挤压变形从而将水密电缆密封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589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