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体检诊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27080.3 | 申请日: | 201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82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朱永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康捷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孟宏伟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体检 诊查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远程医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体检诊查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医疗体系,无论是诊治疾病还是常规体检,一般都需要亲自前往医院排队挂号、然后排队等待医生诊治,医生开出药方后,需要去排队缴费,然后排队取药,由于目前国内医院的数量较少,每万人医生的数量也非常低,造成看病需要花费非常多的时间,特别是各个环节排队等候的时间非常长,对于患者来说,时间成本很高,体力支出较大,对于体质较差的患者是一件非常辛苦和不便的事情;另外不论大病小病,还是常规体检,都去医院,造成原本不该去抢占医疗资源的小病患者或常规体检者占据了大量的医疗资源,这对有限的医疗资源也是一种极大的浪费,甚至可能耽误了其他一些病患的及时救治。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快捷、能科学分配医患资源的多功能体检诊治系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多功能体检诊查设备,包括终端主机和至少一个具有特定检测功能的终端体检设备,所述终端体检设备与所述终端主机无线或有线连接。
优选的,所述终端体检设备包括数码检眼镜、数码检耳镜、数码喉镜、数码鼻腔镜、数码口腔镜、数码阴道镜、数码眼底相机、电子心律仪、电子血糖仪等全科体检设备一种或数种。
优选的,所述终端体检设备与终端主机通过USB接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终端主机包括:
显示屏,用于交互式操作控制;
微处理器,用于接收、处理和向中央服务器传送数据资料;
存储器,用于存储终端体检设备传送来的数据,并存储专用客户端软件;
接口电路,用于和终端体检设备连接。
优选的,所述终端体检设备与终端主机内设有用于无线通讯并相互匹配的无线通讯模块。
采用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使用终端主机和至少一个具有特定检测功能的终端体检设备,客户可以自己在家或社区实施体检项目,并提取相应的体检数据,这些数据可以通过网络传送给医生,医生根据相应的数据作出诊断,开具处方或作出保健意见,客户不必亲自到医院去,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并且使用客户终端提取体检诊查数据的时间可以灵活掌握,随时进行,医生也可以随时安排诊断时间,并可会同其他医生会诊,提高医疗系统的效率,节约医疗资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网络应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一种便捷式可视数码检耳镜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一种可视数码眼底镜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一种手持式数码裂隙灯显微镜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多功能体检诊查设备,包括终端主机和至少一个具有特定检测功能的终端体检设备,所述终端体检设备与所述终端主机通过USB接口连接。
所述终端体检设备包括数码检眼镜、数码检耳镜、数码喉镜、数码鼻腔镜、数码口腔镜、数码阴道镜、眼底相机、电子心律仪、电子血糖仪等全科体检设备一种或数种。这些终端体检设备可以单独生产和销售,均通过USB接口与终端主机连接,实现即插即用,因此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来选配终端体检设备,终端体检设备也并不局限于上述种类,还可以根据需要和后续科技的发展,提供新的终端体检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康捷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康捷医疗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708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