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干气密封摩擦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27142.0 | 申请日: | 201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12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沈永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铁达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40 | 分类号: | F16J15/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24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 摩擦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接触式机械密封的摩擦副结构,其具体涉及一种干气密封摩擦副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机械密封动环或静环的摩擦面结构,其呈圆周光滑无槽体的样式,属接触式机械密封,其耐磨性与使用寿命都不甚理想,所以现在急需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出一种干气密封摩擦副结构。
一种干气密封摩擦副结构,其设有至少一对动环和静环,所述动环或静环一端面分别设有多条螺旋槽体,另一端面为平面结构;所述螺旋槽体的方向跟相应的动环旋向相匹配;所述螺旋槽体是由外向内逐渐变窄或变尖的两种不同的对数螺旋线槽,且同型螺旋槽体间隔设立,所述螺旋槽体呈圆弧状。
所述动环或静环一端面分别设有多条螺旋槽体,另一端面为平面结构;所述动环或静环端面分别设有多条螺旋槽体,其螺旋槽的方向跟相应的动环旋向相匹配;所述螺旋槽体是由外向内逐渐变窄或变尖的两种不同的对数螺旋线槽,且同型螺旋槽体间隔设立,所述螺旋槽体外缘宽处紧密相靠,所述螺旋槽体呈圆弧状。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一种干气密封摩擦副结构通过对动环或静环端面开设多条螺旋槽,从而改变动环与静环之间运转的摩擦状态,动环与静环处于非接触式运转,这不仅节能环保,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摩擦副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工时与材料成本。并且本实用新型一种干气密封摩擦副结构为多项流体介质提供可靠的密封保证,甚至在无流体介质的工况下,不会烧毁机械密封及本身设备,对设备的安全性有个良好的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机械密封结构的动环或静环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干气密封摩擦副结构的双端面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干气密封摩擦副结构第一实施例动环或静环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5、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干气密封摩擦副结构第二实施例动环或静环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干气密封摩擦副结构示意图,其设有至少一对动环1与静环2,所述动环1和静环2可以采用单端面结构或双端面结构进行密封,采用单端面结构时,所述动环1一侧设有静环2;采用双端面结构时,两侧对称设有两对动环1与静环2。
如图3和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干气密封摩擦副结构的第一实施例动环或静环的端面结构示意图,所述动环1或静环2一端面设有多条螺旋槽体11,另一端面为平面结构,所述螺旋槽体11的方向跟相应的动环旋向相匹配,所述槽体11是由外向内逐渐变窄或变尖的两种不同的对数螺旋线槽,且螺旋槽体之间相同槽型间隔设立,槽体呈圆弧状。
如图5和图6所示,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干气密封摩擦副结构的第二实施例动环或静环的端面结构示意图,所述动环1或静环2一端面分别设有多条螺旋槽体12,另一端面为平面结构,所述螺旋槽体12的方向跟相应的动环旋向相匹配,所述槽体12是由外向内逐渐变窄或变尖的两种不同的对数螺旋线槽,且同型螺旋槽体间隔设立,螺旋槽外缘宽处紧密相靠,槽体呈圆弧状。
本实用新型一种干气密封摩擦副结构通过对动环1或静环2端面开设多条螺旋槽,从而改变动环与静环之间运转的摩擦状态,其原理是:利用螺旋槽泵入气体及雷列台阶的效应,在动环与静环之间产生一定刚度的气体,该气体在分离动静环的同时,还会形成一道屏障,完全将摩擦副的里外介质隔离开来,从而达到了动密封效果。动环与静环处于非接触式运转,这不仅节能环保,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摩擦副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工时与材料成本。本实用新型一种干气密封摩擦副结构为多项流体介质提供可靠的密封保证,甚至在无流体介质的工况下,不会烧毁机械密封及本身设备,对设备的安全性有个良好的保障。
本实用新型仅以上述实施例进行示意说明,各部件的结构、设置位置、及其连接都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凡根据本实用新型原理对个别部件进行的改进和等同变换,均不应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铁达泵业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铁达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71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