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定式轨道润滑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27179.3 | 申请日: | 201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9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李业举;罗金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贝奇尔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K3/00 | 分类号: | B61K3/0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龚拥军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轨道 润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润滑系统,特别是一种用于地铁、国铁的车辆轮缘与钢轨润滑以及道岔的润滑,并且能够实现自动定时定量供油的润滑系统。
背景技术
铁路车辆车轮的轮缘在运行时始终与钢轨精密接触摩擦,车辆轮缘与钢轨都存在着磨损,尤其是当列车小半径转弯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磨损会更加严重,车轮和钢轨使用寿命缩短,增加铁路运营成本。
有数据表明繁忙干线小半径曲线钢轨使用寿命最短约为钢轨正常使用寿命的十分之一,曲线钢轨磨耗超限是最主要的钢轨伤损形式,而且列车轮缘和轨道接触时还会产生刺耳的啸叫声。为了解决磨损和噪音问题目前依然多数采取人工定期在轨道上涂润滑油的方法,这种方法不但涂抹效率低,润滑油浪费大,还会占用车辆运行时间,安全性不够。
现有的自动涂油设备,油脂浪费大、钢轨涂油长度达不到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定式轨道润滑系统,包括控制组件,供油组件,涂油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器和传感器,控制器依据传感器感应的信号进行操作;所述供油组件包括贮油桶、电动泵和管路;所述涂油组件包括润滑块和支架;其中,所述控制组件控制供油组件为涂油组件供油。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智能化水平高,设计制造集成化,易于操作和维护;润滑油损耗少,利用率高,润滑距离长。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可安装于铁轨弯道旁的水泥地基上,若在隧道中使用也可以悬挂在铁轨弯道附近的墙壁上。本实用新型固定式轨道润滑系统适用地铁、国铁小曲率弯道以及道岔的润滑,甚至在户外偏远处的弯道也可使用。
优选的,所述传感器为红外线传感器,声纳传感器和接近开关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优选的,所述贮油桶、电动泵、控制器安装在箱体,所述箱体通过安装支架安装在隧道墙壁或者地上。
优选的,供油组件还包括一分配器,所述管路连接分配器,为涂油组件供油,所述涂油组件安装在轨道上。
优选的,所述涂油组件安装在轨道弯道或道岔附近,所述传感器安装在列车行进路径上。
优选的,所述述润滑块上设有进油孔和出油孔,在所述润滑块上还设有挡油条。
优选的,所述挡油条为毛刷或塑料挡板。
优选的,所述涂油组件上还设有夹紧块和螺杆,夹紧块与支架相连接,所述夹紧块将涂油组件安装在铁轨上,并使用螺杆固定。
优选的,所述出油孔设有多个,多个出油孔在润滑块上沿直线均匀排列。
优选的,在所述润滑块上还设有贮油槽。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式轨道润滑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中涂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中涂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比例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图1示意了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式轨道润滑系统,该固定式轨道润滑系统,包括控制组件,供油组件,涂油组件,控制组件包括控制器和传感器,控制器依据传感器感应的信号进行操作;供油组件包括贮油桶、电动泵和管路;涂油组件包括润滑块和支架;控制组件控制供油组件为涂油组件供油。工作时,电动泵把油脂输送给分配器;分配器则把油脂分配成若干等份供给涂油组件。依据不同场合管路分别可以设计成6路,8路或者多路。
如图1所示,电动泵2,控制器3,报警器4和贮油桶安装在箱体1,箱体1通过安装支架5 安装在隧道墙壁或者地上。优选的,供油组件还包括一分配器6,管路7连接分配器6,为涂油组件8供油,涂油组件8安装在轨道 10上,优选的,安装在轨道弯道或道岔附近。分配器的作用是实现润滑油均匀分配,实际使用时,也可以不设置分配器,直接通过电动泵来向管路供油。传感器9安装在列车行进路径上,如轨道上,也可以安装在隧道墙壁或者地上,本实用新型中,传感器依据不同场合和客户喜好,可以为红外线传感器,声纳传感器和接近开关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即可以设置其中一种传感器,也可以同时设置多个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贝奇尔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南京贝奇尔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71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缝制机械双轴多同步传动结构
- 下一篇:服装加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