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PM颗粒物空气净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27979.5 | 申请日: | 201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6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李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波 |
主分类号: | B01D47/02 | 分类号: | B01D47/02;B01D53/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72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m 颗粒 空气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家电用水清洗空气的空气净化器,具体涉及一种PM颗粒物水净化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PM,英文全称为particulater matter(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指大于2.5微米,等于或小于10微米可进入人的呼吸系统的颗粒物。其主用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等重金属有毒物质。对人体健康损害巨大,进入支管,干扰肺部气体交换,引发哮喘、支气管炎,心血管等病,欧盟国家中PM2.5导致人们平均寿命减少8.6个月,还是病毒和细菌的载体。
我国2012年2月政府发布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检测指标,有关资料显示全球PM2.5最高的地区在北非和中国华北、华东、华中全部。人民群众非常关心空气质量,然而经过多年的累积要想大面积治理,是需要较长时间的,通常人们用8层厚的棉布口罩过滤,但这显然不适用,由此,市面上的各类空气净化器引来人们的关注。现在市场常见空气净化器技术方法是在室内用臭氧、加消毒剂、滤网等方法过滤,功能单一,并不能达到很好的净化效果,实用性不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PM颗粒物空气净化器,它可以把室内的空气净化,同时又能从室外吸入室内进行清洗,同时水中可以加入消毒剂、香料等,功能较多,净化、消毒效果好。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广口容器、空气分散器、容器支架、塑料细管、遥控空气泵和室外空气吸入塑料管,广口容器下端设置有容器支架,广口容器内部设置有空气分散器,空气分散器下端通过塑料细管与遥控空气泵的一端连接,遥控空气泵的另一端设置有室外空气吸入塑料管。
所述的广口容器由塑料或玻璃制成,其外壁设置有最低液位线和最高液位线。
所述的空气分散器为圆锥体,其表面设置有若干个针孔,空气分散器与广口容器密封连接且镶在广口容器的底部中央。
所述的遥控空气泵为微型低噪音可遥控空气泵,其配备空气泵遥控器,且遥控空气泵的一端设置有出气孔,遥控空气泵的另一端设置有室内空气进气孔和室外空气进气孔,遥控空气泵上设置有气量调节阀、定时器面板和电源线。
本实用新型通过气泵吸管把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注入有空气消毒剂的水中,分散在水中,达到清洗,消毒的目的。然后使其分散沿瓶底向上在顶端出口处排出。因空气泵与空气分散器连接管内有空气,所以容器内的水不会倒流进入空气泵。
本实用新型可以把室内的空气净化,同时又能从室外吸入室内进行清洗,同时水中可以加入消毒剂、香料等,功能较多,净化、消毒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遥控空气泵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广口容器1、空气分散器2、容器支架3、塑料细管4、遥控空气泵5和室外空气吸入塑料管7,广口容器1下端设置有容器支架3,广口容器1内部设置有空气分散器2,空气分散器2下端通过塑料细管4与遥控空气泵5的一端连接,遥控空气泵5的另一端设置有室外空气吸入塑料管7。
所述的广口容器1由塑料或玻璃制成,其外壁设置有最低液位线8和最高液位线9。广口容器1便于内侧底部沉淀物清洗,用于盛水及空气消毒剂等,在保持基本功能不变的前提下,可制成适时的工艺品造型和不同颜色,外表也可设计精美图案或印制或粘贴;液体界面低于最低液位线8则过滤效果不佳、液体界面高于最高液位线9,则液体在气流作用下容易溢出。
所述的空气分散器2为圆锥体,其表面设置有若干个针孔,空气分散器2与广口容器1密封连接且镶在广口容器1的底部中央。
所述的遥控空气泵5为微型低噪音可遥控空气泵,其配备空气泵遥控器6,且遥控空气泵5的一端设置有出气孔51,遥控空气泵5的另一端设置有室内空气进气孔53和室外空气进气孔54,遥控空气泵5上设置有气量调节阀52、定时器面板55和电源线。遥控空气泵5用以使室内外的污浊空气通过塑管和空气分散器进入容器,同时有两个进入孔,通过特殊装置切换,可实现室内外空气更新,之上的调节阀还可调节气体流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波,未经李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79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