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底双壁钢套箱围堰下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28142.2 | 申请日: | 201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9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杨美良;宋超;王乾霖;钟放平;夏桂云;李传习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9/04 | 分类号: | E02D19/04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114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底双壁 钢套 围堰 下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桥梁基础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无底双壁钢套箱围堰下放装置。
背景技术
承台埋置河床较深,受水深和过往船只的影响,给施工带来了许多难题。围堰作为承台施工的临时挡水结构以及承台混凝土浇筑时的侧模,其下放位置的准确性及下放过程的安全性尤为重要。围堰一般即先在河岸加工厂将围堰分节、分块加工制作,然后将块件用车辆通过施工栈桥运至墩位处,利用履带吊将围堰块件吊装至大型驳船上进行组拼,组拼完毕后用大吨位浮吊将围堰整体吊装下放。该方案施工所需设备较多,需租用大吨位水上浮吊和大型驳船,成本较高,且围堰在下放过程中平面位置偏移不易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安全可靠,整体性好的无底双壁钢套箱围堰下放装置。
一种无底双壁钢套箱围堰下放装置,包括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由多个支撑护筒采用钢管平联连成整体构成,所述支撑平台在外围的所述支撑护筒外侧上安装有拼装平台,所述支撑平台在外围的所述支撑护筒顶部安装有下放支架,所述下放支架上安装有连续千斤顶。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撑护筒底部打入河床中,顶部设有作为下放支架的安装平台的钢板封盖。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连续千斤顶的顶升端安装有上夹持器,所述连续千斤顶的底部安装有下夹持器,所述上夹持器和下夹持器上安装有钢绞线。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下放支架在所述支撑平台上均匀对称平均分布,所述连续千斤顶上夹持器、下夹持器和围堰上的吊点在同一直线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下放支架上设置有多个水准仪。
采用上述方案,利用多台连续千斤顶,同步下放双壁钢套箱围堰,弥补了大吨位浮吊整体下放法的缺陷,利用本装置既能在深水、复杂水文、地质、气象条件下,对大型钢套箱围堰精确定位,又能减少施工工序,并且对航道干扰较小,还能加快施工周期、减少施工费用、有效控制围堰定位精度及支撑护筒下沉倾斜度,能较好地解决深水、流急、航运繁忙河流中,大型高桩承台施工时存在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连续千斤顶工作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围堰下放支架平面布置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放连续千斤顶布置立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围堰拼装图。
附图1至4中,1、连续千斤顶,2、上夹持器,3、钢绞线,4、下夹持器,5、围堰,6、支撑护筒,7、下放支架,8、拼装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无底双壁钢套箱围堰下放装置,包括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由多个支撑护筒6采用钢管平联连成整体构成,所述支撑平台在外围的所述支撑护筒6 外侧上安装有拼装平台8,所述支撑平台在外围的所述支撑护筒6顶部安装有下放支架7,所述下放支架7上安装有连续千斤顶1,所述支撑护筒底部6安装在河床上,顶部用钢板封盖,所述连续千斤顶1的顶升端安装有上夹持器2,所述连续千斤顶1的底部安装有下夹持器4,所述上夹持器2和下夹持器4上安装有钢绞线3,所述下放支架7在所述支撑平台上均匀对称平均分布,所述连续千斤顶1上夹持器2、下夹持器4和围堰5上的吊点在同一直线上,所述下放支架7上设置有多个水准仪。
利用本装置下放围堰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完整围堰施工包括第一步:钻孔桩施工;第二步:双壁钢套箱围堰设计与加工;第三步:围堰拼装、接高、下放;第四步:围堰清基、封底;第五步:围堰抽水后按常规方法施工承台及墩身,本实用新型关键技术是第三步围堰拼装、接高、下放,特别是使用无底双壁钢套箱围堰下放装置,具体说明如下:
如图2所示,围堰拼装、接高及下放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施工工工序为:拼装第一节围堰→接高第二、三节围堰→首节围堰下放→围堰入土→接高第四、五节围堰→围堰下放到位。具体工艺如下:
①前期准备:如图4所示,将支撑护筒6用φ30cm钢管平联连成整体。在外侧支撑护筒6上焊接围堰拼装平台8,拼装平台8采用2H45型钢为材料,采用上斜撑作为主要受力构件,支架顶面标高为+23m。围堰5的导向装置采用上、下双层导向。上导向架为固定导向,安装在支撑护筒6上,采用工28型钢焊接而成,导向杆长3m;下导向杆为移动导向,焊接在围堰5内侧底部,长度为1m。上、下导向装置处于围堰同一平面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81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游梁式抽油机平衡块
- 下一篇:一种带式输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