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碱泉水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28262.2 | 申请日: | 201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87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刘荡;刘定;刘东晖;许榕榕;黄丹;王宁丰;骆秋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画景饮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C02F7/00;C02F1/78;C02F1/28;C02F1/4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刘广生 |
地址: | 524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泉水 处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机械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碱泉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碱性泉水由于其pH值偏碱性而得名,从医学和人体保健的角度来看,碱性水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自然界中能够直接饮用的热碱泉水资源并不多,主要因为大部分热矿泉或碱泉均为高矿化度、高硬度和高二氧化碳,而用常规处理工艺又很难达到我们国家相关的瓶(桶)装饮用水标准的要求。
近年市场上出现各种各样的碱性水,但都以人工调配的苏打水居多,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天然碱性泉水资源十分有限;二是由于天然碱性水大都是高矿化度水,不同水源中各种组分的比例相差较大,处理制成瓶装水存在各种技术困难;三是饮用水的国家标准对指标和流程都有严格要求。
要开发利用纯天然的碱性泉水(含矿泉水),必须对肉眼可见物、致病菌、矿物质沉淀、溴酸盐等指标进行严格控制。现有的热碱泉水生产设备通常包括过滤设备、臭氧消毒设备、灌注设备、包装设备。上述设备所生产的热碱泉水很难满足瓶装碱泉水生产要求和现行的相关标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碱泉水处理设备,其保持水质中的各种矿物质成分基本不变的前提下,能有效杀灭致病菌,抑制溴酸盐的形成,消除矿物质沉淀的产生,显著提高包装水的外观、口感和品质,处理后的碱泉水符合国家的相关技术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碱泉水处理设备,包括曝气塔、过滤装置、第一臭氧投加装置、第二臭氧投加装置、储水装置,所述的曝气塔上设有热碱泉水入口,曝气塔通过管道依次连接至第一臭氧投加装置、过滤装置、第二臭氧投加装置、储水装置。
其中,所述的曝气塔的热碱泉水入口还接有换热降温装置。
其中,所述的换热降温装置为板式换热器。
其中,所述的过滤装置具体包括吸附过滤器、精密过滤器和超滤器。
其中,所述的第一臭氧投加装置为单点投加管道混合投加装置。
其中,所述的第二臭氧投加装置为多点投加塔式混合投加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塔式曝气和二次投加臭氧,既保证了矿泉原有的丰富矿物质,有效抑制溴酸盐的形成,又不产生矿物质沉淀,使经过处理灌装后的碱泉水符合国家的相关技术要求。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碱泉水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中包括有:1——曝气塔、2——过滤装置、3——第一臭氧投加装置、4——第二臭氧投加装置、5——储水装置、6——换热降温装置、7——水泵、21——吸附过滤器、22——精密过滤器、23——超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碱泉水处理设备,包括曝气塔1、过滤装置2、第一臭氧投加装置3、第二臭氧投加装置4、储水装置5。所述的曝气塔1上设有热碱泉水入口,热碱泉水入口接有水泵7。曝气塔1通过管道依次连接至第一臭氧投加装置3、过滤装置2、第二臭氧投加装置4、储水装置5。所述的曝气塔1的热碱泉水入口还接有换热降温装置6,所述的换热降温装置6为板式换热器。所述的过滤装置2具体包括吸附过滤器21、精密过滤器22和超滤器23。所述的第一臭氧投加装置3为单点投加管道混合投加装置。所述的第二臭氧投加装置4为多点投加塔式混合投加装置。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来自深层地下的热碱泉水经水泵7抽入至换热降温装置6中降温,使热碱泉水的温度从48℃降低到30~35℃。然后经过降温后的碱泉水直接引入曝气塔1曝气。曝气后的碱泉水进入第一臭氧投加装置3进行第一次投加臭氧,第一次投加臭氧浓度较高,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将几乎所有微生物杀灭。投加臭氧后的碱泉水进入过滤装置2,依次经过吸附过滤器21、精密过滤器22和超滤器23的过滤,过滤过程不仅能去除肉眼可见物,还能通过超滤去除细菌、大肠杆菌等各类微生物和致病菌。过滤后的碱泉水进入第二臭氧投加装置4进行第二次投加臭氧,第二次投加臭氧必须控制在一定浓度范围之内,因为过高的浓度会明显增加溴酸盐的生成几率。经第二次投加臭氧的泉水成为半成品水,储存于储水装置5中等待灌注包装。
总之,本实用新型虽然例举了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但是应该说明,虽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各种变化和改型,除非这样的变化和改型偏离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否则都应该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画景饮料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画景饮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82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