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缸盖点火系统安装孔镶套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28340.9 | 申请日: | 201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5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张雷;朱杰;余晓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1/00 | 分类号: | F02F11/00;F02F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王正茂;丛芳 |
地址: | 537005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缸盖 点火 系统 安装 孔镶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气体发动机气缸体的气缸盖点火系统安装孔镶套,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四气门气体发动机气缸体的气缸盖点火系统安装孔镶套。
背景技术
在两气门气体发动机气缸盖中,点火系统安装孔通常先在气缸盖水腔中铸造出凸台然后通过加工实现。但是四气门气体发动机气缸盖通常因为空间结构的限制,同时又要保证缸盖水套的冷却效果,一般采用镶铜套的镶套结构。由于铜套硬度较低,铜套与气缸盖的配合只能采用了上下双过盈配合或下端过盈配合,上端过渡配合加单O形密封圈的方式进行密封,因铜套与缸盖本体材料不同,热膨胀系数不同,发动机运行一段时间后,配合特性改变,容易发生漏水故障,可靠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适用于四气门气体发动机的气缸盖点火系统安装孔镶套,其结构简单且不易发生漏水故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缸盖点火系统安装孔镶套,包括上粗下细的台阶状套身,其材质为钢材,该台阶状套身的细部设有与气缸盖相配合的外螺纹,粗部与气缸盖的点火系统安装孔间隙配合,并且该粗部上设置有至少一道用于容纳O型密封圈的密封槽。
进一步地,所述粗部上设置了两道密封槽,槽内均设置有O型密封圈,该O型密封圈在工作状态下的压缩率为22%~28%,填充率为70%~86%。
进一步地,在所述台阶状套身的台阶位置套设有一个密封铜垫,该密封铜垫在100牛·米的预紧力压紧状态下的厚度为1.8mm。
进一步地,所述台阶状套身内孔的下段是一段内螺纹孔。
进一步地,所述台阶状套身内孔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四个沟槽。
进一步地,所述粗部的外径为26mm,所述间隙配合的间隙量为0.02~0.071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钢材制成的镶套比铜套更外耐磨,并且和气缸盖的热膨胀系数接近,工作时的相对热变形比较小,有助于减少磨损的发生。
2、在套身与点火系统安装孔的间隙配合部位设置两道O型密封圈的设计对于镶套的密封效果可以起到双保险,使零件的工作寿命大大延长。
3、套身上台阶位置的密封铜垫在预紧力压紧后,能够提供非常可靠的密封效果,这种两道O型密封圈加上密封铜垫的三重密封可以使整个镶套的工作寿命达到30万公里以上。
4、套身上端开口处设置的沟槽有利于用工具夹持或旋转套身,从而给装配和维修工作提供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
1-气缸盖,2-密封铜垫,3-镶套,4-O型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一种气缸盖点火系统安装孔镶套,用于四气门气体发动机的气缸盖上的点火系统安装孔中,如图1所示。该镶套3具有上粗下细的台阶状套身,其材质为钢材。镶套3的套身细部设有与气缸盖1相配合的外螺纹,以便于将镶套3旋紧在气缸盖1内;套身粗部与气缸盖1的点火系统安装孔为间隙配合,并且该粗部上设置了两道密封槽,槽内均设置有O型密封圈4。该两个O型密封圈4在工作状态下的压缩率为22%~28%,填充率为70%~86%。在镶套3的套身台阶位置套设有一个密封铜垫2,工作状态下,该密封铜垫2需要用100牛·米的预紧力压紧在镶套3和气缸盖1之间,此时密封铜垫2的厚度为1.8mm。在镶套3的套身内孔的下段是一段内螺纹孔,用于固定点火系统中的火花塞。镶套3的套身上端开口处设置有四个沟槽,便于在安装或者维修时被工具所夹持或旋转。优选地,为了和气缸盖1上的点火系统安装孔实现良好的配合,镶套3的套身粗部的外径D为26mm,其与点火系统安装孔间隙配合的间隙量为0.02~0.071mm,这样可以保证镶套3与气缸盖1之间不会发生直接的摩擦,同时还容易被O型密封圈4良好地密封。
该镶套3在正常情况下,可以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至少30万公里。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83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控高压油泵柱塞偶件
- 下一篇:具有VVT油路的1.3L及以上发动机气缸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