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天线绕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28962.1 | 申请日: | 201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32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杨华;景寿;汪国海;李正;张明磊;黎元;瞿成刚;李彬;卢海;陈纪良;葛力;李自敏;赖孝建;王玉凡;戴舫;柳方;唐探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因纳伟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12 | 分类号: | H01Q1/12;H01Q1/36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17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线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绕线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天线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制造绕线式天线时,需要将导线缠绕到印制电路板上,缠绕的圈数是一定的,在缠绕完成后还需要在线圈上喷胶,用于固定线圈。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常采用绕线机来进行绕线的工作,而现有的绕线机没有记录绕线圈数的功能,在绕线过程中需要人工记录绕线圈数,使得绕线速度无法加快,并且极易出错。在绕线圈数达到既定圈数后,需要剪断线轮和印制电路板之间的导线,由于导线具有较强的记忆性,在剪断导线的同时,印制电路板上的线圈容易散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绕线速度快,绕线圈数准确且能在绕线同时固定线圈的天线绕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天线绕线装置,它包括电机、传动轴、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绕线板,电机的输出端与传动轴连接,传动轴上固定有主动齿轮,绕线板的背面中心位置设置有转轴,转轴通过转轴支架固定,转轴上设置有从动齿轮,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啮合;
转轴上设置有凸块,转轴支架上设置有与凸块对应的接近开关,接近开关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显示装置连接;
它还包括线轮和胶枪,线轮位于绕线板旁,线轮固定在线轮支架上的线轮轴上,线轮轴与转轴平行,胶枪固定在胶枪支架上,胶枪正对绕线板的正面。
绕线板的正面设置有四个印制线路板固定销。
转轴支架和线轮支架固定在工作台上,所述的电机通过电机支架固定在工作台上。
控制器为PLC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控制器自动记录绕线圈数并通过显示装置显示,不但准确度高,而且在高速绕线状态下,操作人员也能直观的获知已绕线圈数;
2.在绕线同时通过胶枪向印制电路板上的导线喷胶,将导线固定,不但节约了时间,而且在剪断线轮和印制电路板之间的导线时,导线不会散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中,1-电机,2-传动轴,3-主动齿轮,4-从动齿轮,5-绕线板,6-线轮,7-胶枪,8-转轴,9-线轮支架,10-线轮轴,11-胶枪支架,12-凸块,13-接近开关, 14-印制线路板固定销,15-工作台,16-转轴支架,17-电机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和图2所示,天线绕线装置,它包括电机1、传动轴2、主动齿轮3、从动齿轮4和绕线板5,电机1的输出端与传动轴2连接,传动轴2上固定有主动齿轮3,绕线板5的背面中心位置设置有转轴8,转轴8通过转轴支架16固定,转轴8上设置有从动齿轮4,主动齿轮3和从动齿轮4啮合;转轴8上设置有凸块12,转轴支架16上设置有与凸块12对应的接近开关13,接近开关13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显示装置连接;它还包括线轮6和胶枪7,线轮6位于绕线板5旁,线轮6固定在线轮支架9上的线轮轴10上,线轮轴10与转轴8平行,胶枪7固定在胶枪支架11上,胶枪7正对绕线板5的正面。绕线板5的正面设置有四个印制线路板固定销14。转轴支架16和线轮支架9固定在工作台15上,所述的电机1通过电机支架16固定在工作台15上。
控制器为PLC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印制电路板通过印制线路板固定销14固定在绕线板5上,将线轮6上的导线在印制电路板上绕一圈,将导线固定在印制电路板上,启动电机1,电机1通过齿轮传动带动绕线板5转动,使线轮6上的导线不断缠绕在印制电路板上,同时胶枪7向印制电路板上的导线喷胶,将导线固定住;启动电机1后,转轴8旋转,转轴8每旋转一圈,转轴8上的凸块12扫过转轴支架16上的接近开关13一次,同时接近开关13向控制器发送一次信号,控制器记录收到的信号的数量,并将该数量显示在显示装置上,该数量即为绕线圈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因纳伟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因纳伟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896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