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三串联圆环电极的矿井煤尘荷电量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29048.9 | 申请日: | 201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62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程学珍;李继明;郭春芬;郎海军;王伟;丘加康;李成宇;马骥;赵经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29/24 | 分类号: | G01R29/2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王连君 |
地址: | 26659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串联 圆环 电极 矿井 煤尘 电量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矿井煤尘荷电量测量装置,尤其是一种基于三串联圆环电极的矿井煤尘荷电量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约占全国总能源的70%左右,这一状况在一定时间内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煤矿会产生大量煤尘,特别是井下综采工作面,煤尘能较长时间在空气中悬浮,其除继续保持原固体煤炭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质外,还会出现许多新的特性,如爆炸性、带电性、分散性、可湿性等新特性。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煤尘容易带有电荷,主要来源为:在割煤粉碎过程中、在运动中煤尘间互相摩擦、与设备等表面接触、碰撞、煤尘离子的扩散作用等均可使煤尘颗粒带电。煤尘的荷电量取决于煤尘的粒径大小、密度、速度、压力、流型、作业环境的温度、湿度等众多因素。荷电性的煤尘在呼吸道内容易被阻留,使人易得尘肺病等多种疾病。煤尘在气体中与大地绝缘,每个煤尘都可以带电,当静电电压满足放电条件时,放电火花即可引起可燃气体和煤尘的爆炸。当带有电荷的煤尘靠近相关设备时被吸收积聚而形成物体带电,形成的静电电源就成为酿成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潜在因素。如果因煤体下滑、通风失调、放炮等造成局部瓦斯积聚、煤尘飞扬而且达到爆炸极限时,放电火花必然引爆瓦斯煤尘,酿成事故的发生。
因此对矿井煤尘荷电量测量,不仅关系到矿工的身体健康,关系到煤矿的安全生产,而且是管理人员掌握井下煤尘状况的重要手段,是煤尘危害防治的关键环节。通过检测并掌握环境中煤尘的荷电状况,为消除和治理职业性有害因素提供科学依据,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同时为防尘措施提供科学的评价依据,对于改善井下作业环境、防止煤尘爆炸、消除煤矿安全隐患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的矿井煤尘荷电量测量装置多采用单环电极或螺旋环电极,存在着灵敏度低、测量误差大等缺陷,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矿井煤尘荷电量测量装置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基于三串联圆环电极的矿井煤尘荷电量测量装置。
其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基于三串联圆环电极的矿井煤尘荷电量测量装置,包括敏感元件、电荷转换电路、A/D转换电路、单片机、D/A转换电路、信号变送器和上位机;上述敏感元件的电极引出线连接电荷转换电路,电荷转换电路连接A/D转换电路,A/D转换电路连接单片机,单片机连接D/A转换电路,D/A转换电路连接信号变送器,信号变送器连接上位机;上述敏感元件包括绝缘管,绝缘管的管腔作为煤尘通道,三个串联的圆环电极套置在绝缘管上,在绝缘管的外侧设置有屏蔽罩,圆环状电极位于绝缘管与屏蔽罩之间。
上述电荷转换电路包括OPA129型超低偏置电流差动运算放大器,信号变送器包括AD694型单片电压/电流转换器。
上述矿井煤尘荷电量测量装置还包括能够接地的接线盒,接线盒固定连接在屏蔽罩上,上述电荷转换电路设置在接线盒内。
上述敏感元件,其绝缘管是采用特氟龙材料制成的,圆环电极是采用紫铜片或不锈钢片制成的,屏蔽罩是采用不锈钢材料制成的。
上述矿井煤尘荷电量测量装置还包括吸风部件,吸风部件设置在敏感元件绝缘管的一个端口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三个串联的圆环电极的方式,用以替代已有技术中的单环电极或螺旋环电极等的方式,能够有效地克服单环电极、螺旋环电极等方式所带来的灵敏度低、测量误差大等的缺点。此外,通过信号变送器输出的4-20mA标准电流信号,具有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原理示意图,仅示出了敏感元件,为其立体分解状态图。
图2为图1方式中的敏感元件剖示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方式中的一种电荷转换电路。
图4示出了图1方式中的信号处理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2、图3与图4,一种基于三串联圆环电极的矿井煤尘荷电量测量装置,包括敏感元件、电荷转换电路、A/D转换电路、单片机、D/A转换电路、信号变送器和上位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904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测试电缆性能的模拟试验装置
- 下一篇:传感器及电缆连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