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散货船舷侧分段与底边水分段搭载定位的辅助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29319.0 | 申请日: | 201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98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翁振勇;姚银弟;刘盼盼 | 申请(专利权)人: |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4 | 分类号: | B23K3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张泽纯 |
地址: | 20012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散货 船舷 分段 底边 水分 搭载 定位 辅助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货船底边水分段与舷侧分段搭载定位用的辅助工装,是将具有一定线形结构的折边板提前放置在底边水分段上,从而保证总组间隙的一种新型辅助定位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舷侧分段的松钩约束仅仅标明约束焊的位置及大小,对于舷侧分段下口与底边水分段上口纵向大接缝坡口间隙未予考虑。存在以下不足:
1、 船台松钩后舷侧分段与底边水分段纵向大接缝间隙几乎为零,不符合焊接规范中对于CO2自动焊平对接焊缝间隙6~8mm的要求;
2、 为了使坡口间隙符合规范,需要将原有的数控坡口破坏,重新修割坡口,造成资源浪费及人力成本的上升,并且直接影响焊缝质量,延长船台周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底边水分段与舷侧分段总组的搭载定位工装,保证舷侧分段及底边水分段纵向大接缝间隙,从而提高外板成型质量,并实现总组搭载的快速松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散货船舷侧分段与底边水分段搭载定位的辅助工装,其特点在于该工装由互相垂直的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一体而成,所述第一面板的内侧截面厚度与CO2自动焊坡口间隙相适配,该第一面板的内侧截面长度与外板板厚相适配,所述第一面板的外侧设有由内向外的坡口。
所述的内侧截面厚度为6毫米。
所述的内侧截面长度为40毫米。
使用时将本工装置于底边水分段上口纵壁与肋板的T型接头处,松钩约束焊接完成后将其敲掉,保证坡口间隙,避免外板的二次修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在舷侧分段与底边水分段总组过程中,提前放置的折边板保证了舷侧分段与底边水分段6毫米间隙,这样就无需在舷侧分段上船台后对其下口进行二次修割。
2、在舷侧分段上船台之前根据图纸将垫板放置于底边水分段相对应的肋位上,无需焊接或者其他连接形式。
3、由于保证了坡口间隙,舷侧分段与底边水的纵向大接缝的数控坡口能够保留,从而提高了焊接质量。
4、此辅助工装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实际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散货船舷侧分段与底边水分段搭载定位的辅助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散货船舷侧分段与底边水分段搭载定位的辅助工装的横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散货船舷侧分段与底边水分段搭载定位的辅助工装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例来对本实用新型散货船舷侧分段搭载定位辅助工装做进一步的说明,但不应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请先参阅图1和图2,图1 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散货船舷侧分段与底边水分段搭载定位的辅助工装的结构示意图,图2 是本实用新型用于散货船舷侧分段与底边水分段搭载定位的辅助工装的横剖面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用于散货船舷侧分段与底边水分段搭载定位的辅助工装,由互相垂直的第一面板1和第二面板2一体而成,面板为具有一定磁性的磁铁制成。所述第一面板1的内侧截面厚度与CO2自动焊坡口间隙相适配为6毫米,该第一面板1的内侧截面长度与外板板厚相适配为40毫米,所述第一面板1的外侧设有由内向外的坡口。
舷侧分段双跨上船台时,左右舷各需三块工装,左右舷各需两块工装,参见图3。
本实用 新型工装的工艺流程:
1、在舷侧分段上船台前,将本工装按照图纸放置在底边水分段相应位置。
2、舷侧分段上船台。
3、在约束焊烧完之后将该辅助工装敲掉,并对舷侧分段及底边水分段纵向大接缝进行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93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焊接变位机及其旋转装置
- 下一篇:等离子割矩升降装置防尘改造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