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金属微晶发热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29955.3 | 申请日: | 201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74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鸿鸣;沈稚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鸿鸣;沈稚鸣 |
主分类号: | H05B3/28 | 分类号: | H05B3/28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发热 | ||
1.金属微晶发热片,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作为散热元件的金属板、作为绝缘层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和热生成元件,所述作为散热元件的金属板和所述作为绝缘层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之间、所述作为绝缘层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和所述热生成元件之间紧密结合在一起,组合成为带有边框的层状结构发热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微晶发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为绝缘层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叠层的内和/或外边缘的部分或全部结合有所述边框,所述边框为单层或多层边框,所述多层边框的叠层方向与所述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的叠层方向平行或垂直或成任意角度布置,制成所述边框的材料为金属和/或玻璃陶瓷和/或陶瓷和/或复合材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微晶发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为散热元件的金属板带有翻边,所述翻边是所述边框的一部分或所述边框是所述翻边的一部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微晶发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为散热元件的金属板为奥氏体·铁素体型不锈钢板或钛板或钛合金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微晶发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为散热元件的金属板为金属复合板。
6.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金属微晶发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为散热元件的金属板的热膨胀系数在0~100℃之间小于15.5×10-6/℃。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微晶发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为绝缘层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中有以下增强体的一种或任意组合:颗粒、晶须、纤维、片、丝、网、编织物。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微晶发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生成元件为以下电热元件中的一种或任意组合:电热合金箔片和/或电热合金丝的电热元件、电热合金粉末和/或金属电阻浆料通过烧结而成的电热元件、电热合金纤维和/或电热合金晶须与无机化合物复合而成的电热元件、具有自控温功能的电热元件、半导体电热元件、玻璃陶瓷电热元件、陶瓷电热元件、碳膜电热元件、碳纤维电热元件、碳晶电热元件、石墨电热元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微晶发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为绝缘层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嵌有温度控制元件和/或温度感应元件,所述温度控制元件与所述热生成元件直接连接,所述温度感应元件与所述热生成元件绝缘。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金属微晶发热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微晶发热片的平面为对称的平面几何形状时,所述热生成元件的电极由以对称的平面几何型心为中心,直径≤40mm的范围内穿出作为绝缘层的层状玻璃陶瓷基多相复合陶瓷与电源连接器直接连接或通过温度控制元件和/或温度感应元件和/或指示灯与电源连接器连接,所述电源连接器一端固定在所述作为散热元件的金属板上并成为隔热装置的一部分,所述电源连接器的该端上安装有温度控制元件和/或过热保护元件和/或温度感应元件,所述电源连接器另一端具有360o旋转的功能,所述电源连接器有3-5对电触点,所述金属微晶发热片非散热工作面以对称的平面几何型心为中心直径≤40mm的范围内安装有温度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鸿鸣;沈稚鸣,未经张鸿鸣;沈稚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2995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极性多级平面阻变存储器及其导电衬底与制备方法
- 下一篇:衍射光学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