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真空镀膜用的离子轰击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30244.8 | 申请日: | 201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5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赵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友通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4/32 | 分类号: | C23C14/3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创益专利事务所 44249 | 代理人: | 李卫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镀膜 离子 轰击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镀膜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真空镀膜用的工件清洗结构。
背景技术
随后出现有物理气相沉积(PVD)技术,主要是在真空环境下进行表面处理,物理气相沉积本身分为三种:真空蒸发镀膜、真空溅射镀和真空离子镀膜,近十年来发展相当快,已经成为当今最先进的表面处理方式之一。真空镀膜生产是实现膜层附着在工件表面,以获得需要的工件表面特性,然而,在实际生产时,工件表面都或多或少积累有污垢,这些污垢如不能有效除去,则会极大的影响膜层附着力,导致产品品质下降。因而需要进行清洁,但传统的方式是采用人工擦洗,这不仅增加了劳动量和生产成本,且生产率低,存在清洁不彻底的缺陷。
为此,本申请人迎合市场发展的需求,秉持着研究创新、精益求精之精神,利用其专业眼光和专业知识,研究出一种适于产业利用,有助于生产连续性的真空镀膜用的离子轰击结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真空镀膜用的离子轰击结构,结构简单,成本低,清洁方便、快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真空镀膜用的离子轰击结构,其包括有轰击棒,轰击棒后端与电极连接,电极与电缆电性连接,电极通过绝缘套固定安装在相应的载体。
所述轰击棒与电极同轴设置,轰击棒与电极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电极与电缆连接的一端设有螺纹段,螺纹段连接的螺母固定电缆与电极的连接。
上述方案进一步改进是:在轰击棒与电极螺纹连接的部位设有U型护套。
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真空镀膜用的离子轰击结构,可实现轰击棒通电配合氩气产生放电获得等离子,并以等离子撞击工件表面,使工件表面的污垢离化,从而达到清洁的功效,结构简单,科学合理,投资成本低,体积小巧,安装、使用方便,大大提升工件表面清洁的效率和质量,从而提升真空镀膜的功效和品质。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
真空镀膜用的离子轰击结构,其包括有轰击棒1,轰击棒1为一铝棒;轰击棒1后端与电极2连接,电极2与电缆电性连接,电极2通过绝缘套4固定安装在相应的载体3。本实施例中,电极2为柱状,轰击棒1与电极2同轴设置,轰击棒1与电极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电极2与电缆连接的一端设有螺纹段21,螺纹段21连接的螺母5固定电缆与电极2的连接。在轰击棒1与电极2螺纹连接的部位设有U型护套6 ,U型护套6有效阻隔等离子,保护轰击棒1的连接部位及电极2,延长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在真空镀膜中清洗工件表面,增加膜层的附着力而设计。工作时,将本实用新型安装于真空室,当真空室的真空度达到0.05Pa的时候,再向真空室内充氩气到1Pa,这时打开电源,把5KV的直流电压通过螺母5所固定的电缆加载在电极2上,在氩气的作用下,轰击棒1产生辉光放电而产生等离子,高能的等离子则会撞击工件表面,使工件表面的污垢离化,从而达到清洁的功效,结构简单,科学合理,投资成本低,体积小巧,安装、使用方便,大大提升工件表面清洁的效率和质量,从而提升真空镀膜的功效和品质。
当然,以上图示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之原理做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友通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友通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302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连续磁控溅射镀膜的阴极装置
- 下一篇:多弧靶引弧针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