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Y型经皮肝胆管穿刺套针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30340.2 | 申请日: | 201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83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飞;赵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6 | 分类号: | A61M2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晓林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型经皮 肝胆 穿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中的一种用于经皮肝胆管穿刺引流的Y型经皮肝胆管穿刺套针。
背景技术
肝胆和胰腺系统疾病引起的阻塞性黄疸是常见病,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手术,传统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等缺点,随着微创技术及器械的进步,经皮胆管引流或胆管内支架置入治疗因胆管狭窄和胰腺疾病引起的阻塞性黄疸在临床广泛用。经皮胆管引流和经皮肝胆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阻塞英文简称PTCD,是指经皮肝穿刺至胆管造影诊断和治疗胆管内阻塞和外压性阻塞治疗阻塞性黄疸的方法,此项目检查比B超、CT和MR等影像检表有更直观的图像,了解阻塞部位更准确全面。该手术使用的系列附件器械,通常包括:导丝、取石球囊、扩张球囊、取石网囊、造影导管、支架、内外引流管和外引流管等。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穿刺针附件多,穿刺过程也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Y型经皮肝胆管穿刺套针,操作方便,减少肝组织损伤,提高手术成功率。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Y型经皮肝胆管穿刺套针,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穿刺针套、内套于穿刺针套内的穿刺针芯,穿刺针套尾部设置有第一针套接头,穿刺针芯尾部设置有与第一针套接头相匹配的针芯接头,穿刺针套侧部设置有导管,导管顶端设置有第二针套接头,导管和穿刺针套交汇形成Y型结构。
按以上方案,所述穿刺针套的表面沿穿刺针套长度方向设置有刻度标记。
按以上方案,所述穿刺针芯长度为12cm。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特点为:该Y型经皮肝胆管穿刺套针,操作方便,减少肝组织损伤,提高手术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穿刺针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穿刺针芯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针套接头、2-第二针套接头、3-针芯接头、4-导管、5-穿刺针套、6-穿刺针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Y型经皮肝胆管穿刺套针,其包括穿刺针套5、内套于穿刺针套5内的穿刺针芯6,穿刺针套5尾部设置有第一针套接头1,穿刺针芯6尾部设置有与第一针套接头1相匹配的针芯接头3,穿刺针套5侧部设置有导管4,导管4顶端设置有第二针套接头2,导管4和穿刺针套5交汇形成Y型结构。
具体的,穿刺针套5的表面沿穿刺针套5长度方向设置有刻度标记。
优选的,穿刺针芯6长度为12cm。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患者仰卧在X线机床上,常规消毒铺中定位,穿刺点局麻,在B超引导下将穿刺针经皮肝刺入胆管,在不拔出穿刺针芯6的情况下,可将稀释的影剂从第二针套接头2注入,若胆管显影则确定针尖已进入胆管内,否则继续进针直至进入胆管。造影剂能清晰的显示肝内外胆管系统和阻塞部位,沿第一针套接头1将0.35F导丝插入胆管,将穿刺针套5拔出,在造影导管的协助下设法通过梗阻部位。在导丝引导下将引流导管置入胆管内或将支架置入胆管的阻塞部位,拔出导丝。缝合皮肤,固定引流管,外接引流袋,创口消毒盖纱布,操作结束。
采用上述技术方法,穿刺造影一次完成,避免了反复穿刺,反复从细到粗的更换导丝和扩张器,减少肝组织损伤,手术成功率高,适合在各级医院使用。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303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便携式电锤
- 下一篇:一次性注射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