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张力补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30678.8 | 申请日: | 201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3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松尾学;佐佐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发条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M1/26 | 分类号: | B60M1/2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王轶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张力 补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张力补偿器。
背景技术
在架空电缆、特别是电车线中,由于因温度变化而导致的伸缩、或者是磨损等,架线张力会发生变化。当架线的张力变化大时,会对集电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在极端情况下会导致集电弓与拉紧夹等碰撞从而导致电车线断裂。
因此,需要使电车线的张力始终保持大致恒定。为此,以往提出有各种张力补偿器。图2示出近年来最为常用的弹簧式张力补偿器,如图2所示,张力补偿器具有:外壳1、外筒2、内筒3以及杆4,它们同心设置,并且按照从内到外的顺序使杆4、内筒3、外筒2分别以能够沿轴线方向相对移动的方式容纳于外壳1;多个内向凸缘部1a、2a、3a,它们分别设置在上述外壳1、上述外筒2以及上述内筒3的伸出方向侧;多个外向凸缘部2b、3b、4b,它们分别设置在上述外筒2、内筒3以及杆4的缩回方向侧;多个螺旋弹簧5、6、7,它们同心地夹装在上述外壳1与上述外筒2之间、上述外筒2与上述内筒3之间、以及上述内筒3与上述杆4之间,对上述外筒2、上述内筒3以及上述杆4朝使它们缩入上述外壳1的方向(即缩回方向)施力,各螺旋弹簧5、6、7的两端分别被上述内向凸缘部和上述外向凸缘部卡止;端板10,其设置在上述外壳1的缩回方向侧,用于对上述外壳1的缩回方向侧进行封闭;线侧连结部15,其连结在上述杆4的伸出方向侧,用于与架线16连结;支柱侧连结部11,其固定于端板10的伸出方向侧,用于将张力补偿器固定于支柱12;以及开孔支架13,其固定在外壳1的上表面侧,经由绳索14将张力补偿器固定于支柱。
当进行组装时,将弹簧5、外筒2、弹簧6、内筒3、弹簧7以及杆4依次组装在外壳1内。然后,利用端板10封闭外壳1的缩回方向侧,并借助设置于该端板10的支柱侧连结部11将该张力补偿器固定于支柱。然后,利用绳索14借助固定于外壳1的上表面侧的开孔支架13将张力补偿器连结于支柱。最后,将架线16连结于线侧连结部15。这样,当架线16的张力发生变化时,各弹簧5、6、7伸缩,从而外筒2、内筒3、杆4沿轴线方向相对移动,从而能够将架线16的张力始终保持恒定。
然而,在上述以往的张力补偿器中,当架线16伸长而杆4、内筒3、外筒2缩回时,如图3所示,若相对靠径向内侧的筒状部件4、3的缩回量大于相对靠径向外侧的筒状部件3、2的缩回量,则相对靠径向内侧的筒状部件4、3的外向凸缘部4b、3b会勾挂于相对靠径向外侧的筒状部件3、2,在该状态下,当架线16再次缩短时,筒状部件无法伸出,从而张力补偿器丧失其应有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筒状部件过度缩回而发生不良情况的张力补偿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1涉及一种张力补偿器,该张力补偿器具有:筒状的外壳;呈嵌套状地设置在上述外壳的内侧、且能够沿轴线方向的伸出方向和缩回方向相对移动的直径不同的多个筒状部件;封闭上述外壳的上述缩回方向侧的端部的端板;以及对上述多个筒状部件朝上述缩回方向施力的弹簧,上述张力补偿器的特征在于,在上述多个筒状部件设置有止挡部,防止相对靠内侧的筒状部件的上述缩回方向侧的端部比与该筒状部件邻接且相对靠外侧的筒状部件的上述缩回方向侧的端部进一步朝上述缩回方向侧移动。
由此,由于在筒状部件设置有止挡部,因此,能够防止相对靠内侧的筒状部件过度缩回而勾挂于相对靠外侧的筒状部件。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2所涉及的张力补偿器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涉及的张力补偿器中,上述止挡部设置于上述多个筒状部件中的相对靠外侧的筒状部件的上述缩回方向侧的端部,且朝径向内侧突出至能够与设置于邻接的筒状部件的上述缩回方向侧的端部的外向凸缘部抵接的位置。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3所涉及的张力补偿器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所涉及的张力补偿器中,上述止挡部设置于上述多个筒状部件中的相对靠内侧的筒状部件的上述伸出方向侧的端部,且朝径向外侧突出至能够与设置于邻接的筒状部件的上述伸出方向侧的端部的内向凸缘部抵接的位置。
根据技术方案3,由于止挡部设置于相对靠内侧的筒状部件的伸出方向侧的端部,因此,该止挡部露出至张力补偿器的外部,因此能够方便地设置该止挡部。
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4所涉及的张力补偿器的特征在于,在技术方案1~3中任一项所述的张力补偿器中,上述止挡部是螺栓。
由此,通过将螺栓拧入设置于筒状部件的贯通孔就能够防止相对靠内侧的筒状部件过度缩回而勾挂于相对靠外侧的筒状部件,便于安装、拆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发条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发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306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聚丙烯发泡座椅衬垫
- 下一篇:一种车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