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怠速步进电机接线方式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31998.5 | 申请日: | 201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67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友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美特精密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37/00 | 分类号: | H02K37/00;H02K5/22;F16K31/02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王凌霄 |
地址: | 2131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步进 电机 接线 方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怠速控制阀的领域,尤其是一种怠速步进电机接线方式。
背景技术
步进电机式怠速控制阀是世界上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种怠速控制装置。用于汽车电喷系统旁通空气通道的开度,从而调节旁通气量,使发送机转速达到所要求的目标值,其结构主要由永磁构成的转子,激磁线圈构成的定子和把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的进给丝杠及阀门等部分组成,它利用系统供给的步进信号进行转换控制,使转子可以正转,也可以反转,从而阀芯(丝杠)进行伸缩运动以达到调节旁通空气道截面的目的,从而稳定怠速,并达到理想的怠速转速。
目前使用的怠速控制阀中使用的怠速控制阀内的线圈与引脚的连接方式是直接焊接,由于线圈为铜丝制成,在四个端头连接四个引脚时,需要将铜丝之间进行绝缘处理,如果处理不当容易造成线圈短路和虚焊的现象,其这一问题难以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怠速步进电机接线方式,其设计结构合理并且起到绝缘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怠速步进电机接线方式,包括机座外壳和与机座外壳相配合的接线座以及设置在机座外壳和接线座之间的机壳,所述的机壳内安装有极板,极板上分别套置有第一线圈骨架和第二线圈骨架,第一线圈骨架和第二线圈骨架上均绕制有线圈,接线座上安装有四个引脚,线圈分别与四个引脚之间连接有线路板,线圈焊接在线路板的一侧面,线路板另一侧面与四个引脚通过导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怠速步进电机接线方式,采用线圈与接线座的引脚通过线路板的方式连接,能够有效地避免线圈与线圈直接接触,造成短路的现象,同时能够避免线圈与引脚之间的虚焊。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怠速步进电机接线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怠速步进电机接线方式的半剖视图;
图3是图1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座外壳,2.接线座,3.机壳,4.极板,5.第一线圈骨架,6.第二线圈骨架,7.线圈,8.引脚,9.线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怠速步进电机接线方式,包括机座外壳1和与机座外壳1相配合的接线座2以及设置在机座外壳1和接线座2之间的机壳3,机壳3内安装有极板4,极板4上分别套置有第一线圈骨架5和第二线圈骨架6,第一线圈骨架5和第二线圈骨架6上均绕制有线圈7,接线座2上安装有四个引脚8,线圈7分别与四个引脚8之间连接有线路板9,线圈7焊接在线路板9的一侧面,线路板9另一侧面与四个引脚8通过导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步进电机式怠速控制阀的工作原理:步进电动机型怠速控制阀由永磁构成的转子,激磁线圈构成的定子和把旋转运动转换成直线运动的进给丝杠及阀门等部分组成,它利用系统供给的步进信号进行转换控制,使转子可以正转,也可以反转,从而阀芯(丝杠)进行伸缩运动以达到调节旁通空气道截面的目的,从而稳定怠速,并达到理想的怠速转速。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美特精密电机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美特精密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319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