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消音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32563.2 | 申请日: | 201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04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黄明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河三友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13/00 | 分类号: | F01N13/00;F01N13/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桑传标;董彬 |
地址: | 065201 河北省三***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音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部件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用消音器。
背景技术
车用消音器是车辆日常运行中必不可少的零部件之一,例如,其可以和车辆发动机的排气管相连,以起到消音的作用。现有的车用消音器通常采用复杂的消音装置,例如以各种结构形式设置的多个消音板等,然而其并不能有效消除噪音。因此,一种结构简单并且消音效果好的车用消音器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另外,由于车用消音器的使用量巨大,在批量生产中减少相关部件之间的焊接作业,而提升其生产效率能够产生较大的经济价值。此外,由于车用消音器的温度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时的变化大,车用消音器的内管会在热胀冷缩的效应下发生变形,从而造成内管和发动机的排气管等噪音源发生干涉或损坏的问题,因此,解决该问题对提升车用消音器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具有积极意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用消音器,该车用消音器加工方便,节省工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用消音器,该车用消音器包括内管和套设在该内管外部的壳体,所述内管的两端伸出所述壳体,并且在该内管的侧壁上设置有通孔,所述车用消音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内管和所述壳体之间的消音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壳体主体,该壳体主体两端形成为尺寸逐渐缩小的收口部,该收口部的端部设置有供所述内管穿过的壳体开口。
优选地,所述壳体主体为圆柱结构,该圆柱结构的内径大于80mm,所述收口部为通过旋压该圆柱结构的端部而成的圆锥结构。
优选地,所述壳体主体为圆柱结构,该圆柱结构的内径等于或小于80mm,所述收口部为通过挤压该圆柱结构的端部而成的圆锥结构。
优选地,所述内管包括内管主体和形成在该内管主体端部的扩口部,所述通孔设置在所述内管主体上,所述扩口部的内径大于所述内管主体的内径。
优选地,所述扩口部的内壁上固定有与所述内管的材料不同的过渡件。
优选地,所述过渡件为不锈钢丝垫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用消音器的外管的收口部直接形成在壳体主体的端部,不需另行焊接相应的封堵件,节省了相应的焊接工序,加工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车用消音器分解后内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车用消音器分解后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车用消音器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车用消音器组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车用消音器的内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内管 2 壳体
3 玻璃纤维材料 4 过渡件
5 端盖 6 管套
11 通孔 12 内管主体
13 扩口部 14 连接接头
21 外管主体 22 收口部
23 壳体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以下仅结合图1至图5对本实用新型的三个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三个优选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内、外”通常以附图所示的图面方向为基准所定义的,这些方位词只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河三友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三河三友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325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机油输油管腔的发动机气缸体
- 下一篇:叠片式油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