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入轴正反转实现两种不同速比输出的电动车变速箱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35653.7 | 申请日: | 201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4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朱超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超然 |
主分类号: | F16H3/16 | 分类号: | F16H3/16 |
代理公司: | 郑州大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1111 | 代理人: | 陈大通 |
地址: | 451150 河南省郑州市新***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入 反转 实现 不同 速比 输出 电动车 变速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变速箱,具体涉及一种通过改变电机正反转来实现两种不同速比输出的电动车变速箱。
背景技术
现有三轮或四轮电动车通常不设置变速箱,而是依靠改变电机输出功率来实现不同转速,这种变速方式的不能产生大扭矩驱动力,在遇到爬坡或地面阻力大的路段,电机功率大而转速慢,导致大电流驱动,不仅浪费电能,也容易导致电机和电池寿命缩短甚至烧毁。另一方面,由于电动车的动力有限,而现有的变速箱的高低档完全是依靠改变不同齿轮转速比来确定,需要配置较多齿轮级数和较复杂的控制换挡的结构,导致电动车操控繁琐和结构复杂,所以直接在电动车上应用现有的齿轮变速箱会很大程度上增加制造成本和控制不便等问题,很难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输入轴正反转实现两种不同速比输出的电动车变速箱。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输入轴正反转实现两种不同速比输出的电动车变速箱,包括各级驱动轴和各级驱动齿轮,各级驱动轴中,一号轴的输入端与电机轴传动连接,一号轴上安装有一个或两个驱动齿轮,二号轴上安装有过渡齿轮,三号轴上分别安装有左、右两个单向滑行齿轮,该左、右单向滑行齿轮的滑行方向相反;所述二号轴上的过渡齿轮为联体的大小组合齿轮,其中大齿轮与一号轴上的驱动齿轮啮合,小齿轮与三号轴上的左单向滑行齿轮啮合,一号轴上的驱动齿轮与三号轴上的右单向滑行齿轮啮合,三号轴上还设置有对外的输出齿轮。
三号轴上输出齿轮直接与传动半桥上的从动齿轮啮合。
还可以设置倒档机构,即将三号轴的输出齿轮与一个随转齿轮组合形成联体齿轮,该随转齿轮与倒档主齿轮啮合,倒档从齿轮与从动齿轮常啮合,倒档主齿轮和倒档从齿轮同转轴。
设置四号轴并在四号轴上安装从动齿轮,所述三号轴上的输出齿轮与四号轴上的从动齿轮啮合,四号轴的一端与传动轴传递连接或者直接作为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末端与传动半桥驱动连接。
还包括倒档机构,该倒档机构是在四号轴与传动轴之间设置一个同步器,该同步器为套管式,其两端分别与四号轴和传动轴之间花键方式连接,在四号轴和传动轴末端分别安装有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同时在该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一侧设置联体倒档齿轮,该联体倒档齿轮包括前齿轮和后齿轮,联体倒档齿轮同时与同步器一起联动,当所述联体齿轮的前齿轮和后齿轮分别与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啮合时,所述同步器脱离四号轴或者传动轴。
一种输入轴正反转实现两种不同速比输出的电动车变速箱,包括各级驱动轴和各级驱动齿轮,各级驱动轴中,一号轴的输入端与电机轴传动连接,一号轴上安装有两个驱动齿轮,其中靠左侧的驱动齿轮为普通齿轮,靠右侧的驱动齿轮为离心滚柱式单向齿轮,二号轴上安装有过渡齿轮,三号轴上分别安装有一个靠左侧的左单向滑行齿轮和一个靠右侧的普通齿轮;所述二号轴上的过渡齿轮为联体的大小组合齿轮,其中大齿轮与一号轴上靠左侧的驱动齿轮啮合,小齿轮与三号轴上的左单向滑行齿轮啮合,一号轴上的离心滚柱式单向齿轮与三号轴上右侧普通齿轮啮合,三号轴上还设置有对外的输出齿轮。
三号轴上输出齿轮直接与传动半桥上的从动齿轮啮合;设置倒档机构,即将三号轴的输出齿轮与一个随转齿轮组合形成联体齿轮,该随转齿轮与倒档齿轮啮合,倒档齿轮与该联体齿轮联动。
设置四号轴并在四号轴上安装从动齿轮,所述三号轴上的输出齿轮与四号轴上的从动齿轮啮合,四号轴的一端与传动轴传递连接或者直接作为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末端与传动半桥驱动连接;还包括倒档机构,该倒档机构是在四号轴与传动轴之间设置一个同步器,该同步器为套管式,其两端分别与四号轴和传动轴之间花键方式连接,在四号轴和传动轴末端分别安装有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同时在该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一侧设置联体倒档齿轮,该联体倒档齿轮包括前齿轮和后齿轮,联体倒档齿轮同时与同步器一起联动,当所述联体齿轮的前齿轮和后齿轮分别与主动齿轮和被动齿轮啮合时,所述同步器脱离四号轴或者传动轴。
离心式单向齿轮包括内圈和外圈,外圈外侧设置齿轮,内圈中心设置轴心;在内圈的外缘设置斜槽,该斜槽的两端与外圈内缘的距离逐渐增大,距离较小的一端设置有弹簧槽,距离较大的一端设置有推柱凹槽,弹簧槽内套装有顶压弹簧,推柱凹槽的两端与圆心的距离逐渐缩小;分别在斜槽和推柱凹槽里放入驱动柱和推柱。
顶压弹簧的外端套装有弹簧帽,弹簧帽的长度大于顶压弹簧外漏部分的长度,从而弹簧帽靠内的一端插入弹簧槽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超然,未经朱超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356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利用流体动能做功的新型动力机
- 下一篇:一种矿用自卸车滤清器自动清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