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瓶联合、可控换液的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35890.3 | 申请日: | 201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5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劳方业;邓海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31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合 可控 植物 组织培养 快速 繁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植物快速繁殖领域,涉及多瓶联合、可控换液的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装置。
背景技术
植物微繁殖技术繁殖系数高,与常规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相比,微繁殖可以在短期内,利用少量外植体或起始材料,在较小的空间内快速生产,年繁殖可达数万倍至百万倍。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的集约化生产,不受自然环境中季节和恶劣天气的影响。而且其后代遗传性一致,能保持原有品种的优良性状,可获得大量的统一规格、高质量的种苗。采用茎尖培养的方法或结合热处理还能除去绝大数植物的病毒、真菌和细菌,使植株生长旺盛、抗逆能力增强、产量提高。由于微繁殖技术具有不可替代的优点和诱人的应用前景,在园艺和农业生产中已被广泛采用。
但目前植物的微繁殖主要还是应用传统的培养瓶进行繁殖,每20~30天需要继代1次,培养瓶及培养基的灭菌,继代转接等操作耗费了过多的电力、人力等,同时也增加了污染、品种混杂的风险,使得种苗生产成本过高,制约了微繁殖的发展应用。因此,降低生产成本一直是植物微繁殖研究主要内容之一。本实用新型正是这方面研究成果的体现。本微繁殖装置及繁殖过程所需的全部培养基的高温灭菌一次过完成,在整个繁殖过程中不需转接换瓶,只需系统内更换培养液即可,有效节省电力、人力。本实用新型所需设施及相关操作简单,繁殖速度快,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应用前景广阔。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多瓶联合、可控换液的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多瓶联合、可控换液的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装置,包括培养基瓶(2),废液瓶(3)及至少一个培养瓶(1),所述培养瓶(1)、培养基瓶(2)、废液瓶(3)的顶部瓶口(5)上分别固定连接密封的透气防菌装置(6),侧面均设有管道连接口(7),各管道连接口(7)与管道(8)相连,使各培养瓶(1)通过管道(8)与培养基瓶(2)、废液瓶(3)连通,所述培养基瓶(2)内设有一个小容器(4),小容器(4)通过连接装置(9)吊挂于培养基瓶(2)的瓶口(5)内,并位于管道连接口(7)相对的一侧,连接装置(9)的两端从瓶口(5)与透气防菌装置(6)之间延伸至培养基瓶(2)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管道(8)为多通管道。
优选的,所述培养基瓶(2)、废液瓶(3)的管道连接口(7)位于侧面的上部。
优选的,所述培养瓶(1)的管道连接口(7)位于侧面的下部。
优选的,所述小容器(4)的开口(10)朝上。
优选的,所述小容器(4)的高度小于培养基瓶瓶口(5)的内径。
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9)为绳子。
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9)受力拉住小容器(4)的一端固定在培养基瓶(2)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透气防菌装置(6)为塑料膜、牛皮纸、锡箔纸中的任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培养瓶同时与培养基瓶,废液瓶连接的方式,使更换培养基、添加促根培养液均在装置内完成,实现可控换液,有效节省了电力、人力。本实用新型在植物组织增殖培养过程中不用转接换瓶,避免了在继代转接过程中所造成的污染、品种混淆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需设施及相关操作简单,繁殖速度快,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好。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植物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
图1是植物组织培养快繁的装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未经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3589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