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镍带冷轧机轧制油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35999.7 | 申请日: | 201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7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周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远航精密合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金泰科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27/06 | 分类号: | B21B27/06;B21B4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420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轧机 轧制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轧机,尤其是冷轧机中溅射出的轧制油的处理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镍带冷轧机轧制油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镍带冷轧过程中必须使用到菜籽油作为轧制油,在轧制过程中用喷射系统将油喷射到轧制变型区域,这会造成大量的油飞溅到轧机的左、右侧及操作侧。这些油会溅到地面及设备上,大部分通过排污系统到废水处理系统,造成大量的油流失,且久而久之,这些油会渗透到地基中,从而造成设备基础的腐蚀,残留在轧机表面的油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设备的腐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冷轧机中溅射出的轧制油的处理问题,提出一种镍带冷轧机轧制油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镍带冷轧机轧制油回收装置,它包括至少一个回收装置和轧制油终端收集装置,所述的回收装置放置在冷轧机操作平台的前侧、左侧、右侧或下侧中的至少一侧,所述的回收装置用于收集冷轧机操作平台上溅射出的轧制油,至少一个回收装置的出油口通过管路与轧制油终端收集装置的进油口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回收装置包括壳体、脚轮和导油管,所述的脚轮安装在壳体的底部,壳体的下方的出油口上装有导油管,所述的导油管通过管路与轧制油终端收集装置的进油口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壳体的上部为轧制油收集口,该轧制油收集口的剖面为上宽下窄的梯形面。
本实用新型的脚轮为四个。
本实用新型的轧制油终端收集装置包括外壳、斜挡板、转动轴和吸油布,所述的斜挡板安装在外壳的上部,转动轴的一端安装在外壳的一内侧壁上,另一端从前述内侧壁的相对侧壁伸出,吸油布的两端固定在转动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斜挡板安装在外壳的上部,一端伸出外壳,所述的斜挡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0-70度。
本实用新型的斜挡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度。
本实用新型的吸油布的长度大于转动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轧制油回收装置后能将飞溅的油尽量收集起来,减少油的损失,同时保护到地基使其受到油的腐蚀的可能性大大减少。
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简单、制作成本较低但不失实用性,使用该装置可节约:每轧制一吨镍带,可回收轧制油21.5升,经济效益可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和轧制油终端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镍带冷轧机轧制油回收装置,它包括至少一个回收装置2和轧制油终端收集装置3,所述的回收装置2放置在冷轧机操作平台1的前侧、左侧、右侧或下侧中的至少一侧,所述的回收装置2用于收集冷轧机操作平台1上溅射出的轧制油,至少一个回收装置2的出油口通过管路与轧制油终端收集装置3的进油口相连。如图1所示,回收装置2为四个,分别放置在冷轧机操作平台1的前侧、左侧、右侧和下侧。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回收装置2包括壳体4、脚轮5和导油管6,所述的脚轮5安装在壳体4的底部,壳体4的下方的出油口上装有导油管6,所述的导油管6通过管路与轧制油终端收集装置3的进油口相连。壳体4的高度为10cm。
本实用新型的壳体4为无盖的长方形盒子,上部为轧制油收集口7,该轧制油收集口7的剖面为上宽下窄的梯形面。
本实用新型的脚轮5为四个。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轧制油终端收集装置3包括外壳、斜挡板8、转动轴9和吸油布10,所述的斜挡板8安装在外壳的上部,斜挡板8能有效挡住飞溅的油,方便流入轧制油终端收集装置3。转动轴9的一端安装在外壳的一内侧壁上,另一端从前述内侧壁的相对侧壁伸出,吸油布10的两端固定在转动轴9上。所述的吸油布可循环使用,具有很强的油吸附能力,且吸油后,通过转动轴9旋转,挤压出已吸收的油,循环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斜挡板8安装在外壳的上部,一端伸出外壳,所述的斜挡板8与水平面的夹角为50-70度。
本实用新型的斜挡板8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度。
本实用新型的吸油布10的长度大于转动轴9。
本实用新型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远航精密合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金泰科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远航精密合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金泰科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359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