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桥梁轨道电动检修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36261.2 | 申请日: | 201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303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绿通高尔夫观光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0 | 分类号: | E01D19/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谭一兵;曾云腾 |
地址: | 5231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桥梁 轨道 电动 检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制造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桥梁轨道电动检修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交通轨道车如火车是通过车头控制车身的整体动作,火车头上设置有转向系统及动力系统,以带动车身作相应运作,但是用于观光方面显得大材小用,而且车头及车身的分离构造对轨道车的运行存在较大的影响,在车头偏离方向后,还要保证车身的同步动作,需要提供更多的零部件来保证车头与车身的同步动作。
而且,现有的桥梁轨道电动检修车采用的半封闭式设计,空气流通性好,但缺少良好的遮蔽措施,在天气恶劣的情况下不便于乘员出行,而且车身上的透明车窗构造很少,对车内乘员的视角范围造成了影响,不利于乘员的良好的视觉享受及驾驶体验。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造型美观,乘坐舒适同时性能稳定的桥梁轨道电动检修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梁轨道电动检修车,其包括车身、底盘车架、转向系统、减震系统、动力系统及控制系统,所述车身采用动车组车辆造型设计,所述车身包括货箱室、前驾驶室及后驾驶室,所述前驾驶室及后驾驶室分别与所述货箱室连通设置,所述车身顶部对应所述前驾驶室及后驾驶室设置有天窗,所述底盘车架固持设置于所述车身底部,所述转向系统固持设置在所述底盘车架上,所述主动桥及从动桥通过所述减震系统分别与所述底盘车架固持连接,所述动力系统包括驱动系统及制动系统,所述驱动系统提供所述空调系统及制动系统动力,所述制动系统控制主车轮及从车轮刹止,所述控制系统设置于所述车身内,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转向系统及动力系统动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车身为玻璃钢材质构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货箱室两侧设置有货箱门,所述车身两侧于所述前驾驶室及后驾驶室处设置有驾驶室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货箱室顶部安装设置有空调系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前驾驶室前部设置有前制动踏板及前加速踏板,所述前加速踏板比前制动踏板低;所述后驾驶室内设置有后座椅,所述后驾驶室前部设置有后制动踏板及后加速踏板,所述后加速踏板比后制动踏板低,所述前制动踏板控制所述从车轮刹止,所述后制动踏板控制主车轮刹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向系统包括主动桥、从动桥、拖拽臂及转向机构,所述主动桥两侧设有主车轮,所述从动桥两侧设有从车轮,所述转向机构通过拖拽臂连接所述主动桥及从动桥,所述转向机构带动所述从动桥动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减震系统包括前减震结构及后减震结构,所述前减震结构固持连接所述主动桥及底盘车架一端,所述后减震结构固持连接所述从动桥及底盘车架另一端,所述前减震结构及后减震结构均采用液压减震装置及弹簧组成,所述弹簧围设于所述液压减震装置外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系统设置于所述车身近所述从动桥处,所述驱动系统包括电力单元及监测单元,所述电力单元为所述空调系统、驱动系统及制动系统提供动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动系统包括刹车系统,所述刹车系统采用液压鼓式制动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动系统还包括驻车系统,所述驻车系统设置有传感器及电机电磁刹车单元,所述传感器采用Honeywell编码器,所述传感器与所述驱动系统电性连接。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桥梁轨道电动检修车通过将车身采用玻璃钢材质构造并于车身上开设有天窗结构,配合采用液压减震装置及弹簧组成的减震系统,同时利用制动系统对主车轮及从车轮的刹车、驻车进行控制,使得产品造型美观,乘坐舒适同时性能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隐藏车身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绿通高尔夫观光车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绿通高尔夫观光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362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