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刀带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36358.3 | 申请日: | 201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68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蒋鹏海;王安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信鹏印刷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56 | 分类号: | B24B3/56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田申荣 |
地址: | 201333 上海市松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刀带的加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刀带研磨、定位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刀带制程中,开刃工序是决定产品品质及产品应用领域的关键工序。现有技术的刀带制程中开刃方法主要有:拉削法和磨削法两种。拉削法生产的刀带刀身高度尺寸比较准确,但刃口锋利度差;磨削法生产的刀带锋利度尚可,但刀身尺寸误差太大。这两种工艺方法所加工出的刀具只能应用于一般的包装、电子产品生产过程、日用刀具领域。而精密刀带在标签及包装、电子产品、日用刀具的高端领域有着巨大的需求,而国因无相应的工业化装备,无法批量生产出高精密的磨削刀带。严重影响、说制约着我国在这些领域的发展、升级。
磨削法加工刀带刃口时,砂轮处在不断的,非线性的磨损过程中,需要砂轮相对于刀带加工部位不断的适量的进给,以补偿砂轮的磨损。现有磨削法加工刀带刃口时,砂轮进给方式有:
1、手动丝杆调节进给。该方法砂轮进给量靠熟练工人的经验判断,产品质量不稳定,特别是刀身高度之精度根本无法实现精确控制,该方式只能应用于间隙式生产一般用途之刀带(条刀)。
2、气动压力或油压力进给。这种方式由于气源或油源的本身压力的中长期稳定性差,另外需配置大量附加控制装置来模拟恒压,所以稳定性非常差,无法满足精密刀带生产需要的长期稳定性。
3、附加自动化控制系统丝杆调节进给。该方式实际上是手动丝杆调节进给方式的改进升级。在磨削开刃时砂轮之磨损量与刀胚之运行速度以及刀坯之物化性能之间有多个变量,该进给方式的进给量不能实现智能化预判,因而其刀身尺寸控制精度还不能达到高精度磨削刀带之要求。
因为刀带刃口的磨削过程,砂轮是连续的、非线性的磨损,即便是附加了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进给方法也无法完全实现刀带的高精度磨削开刃加工,而且这类进给方式(方法)结构复杂,投资大,性价比倒挂。实践证明,现有的砂轮进给方式、方法是非常难以实现刀带的高精度磨削加工的,这一点一直困扰着我国刀带生产企业,是我国刀带生产企业无法规模化、批量化生产出合格的高精度锋利刀带的技术难点。
现有刀带连续生产工艺过程中对于动态刀坯(指刀带沿自身收放卷方向的直线运行状态下)的定位方法有对辊挤压、夹板固定、导轮导正等几种类型。在实践生产中,这几种方法存在着以下几个弊端,长期困扰和限制着我国刀带制造行业工艺水平的提高。
1、刀坯的动态稳定差,定位精度低。
2、容易损伤刀口。
3、容易磨损刀身。
4、工艺不易精确控制。
5、变动规格就必须更换定位组件。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刀带加工装置。其具有如下文所述之技术特征,以解决现有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刀带加工装置,它能在研磨刀带时通过定角恒压自动补偿进给组件自动补偿砂轮磨损量,在砂轮使用寿命期限内,无需人工及其它形式的干预;并使用动态定位组件调整刀带的位置,提高刀带产品生产工序中的刀带(刀坯)动态定位精度,保障刀带制程的工艺和控制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一种刀带加工装置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刀带加工装置,包括:分别固定设置在底板上的定角恒压自动补偿进给组件及动态定位组件。
定角恒压自动补偿进给组件包括研磨器、角度调节器及补偿进给器;所述的研磨器通过所述的角度调节器设置在所述的底板上方,所述的研磨器在底板上方的竖直平面内转动;所述的补偿进给器设置在研磨器上。
所述的动态定位组件包括固定器、承托器、调节吸附器、刀带及激光测高仪;所述的承托器固定设置在固定器上;所述的调节吸附器包括一对吸附磁性块、一对调节磁性块及一对调节柱;所述的一对调节磁性块分别通过一对调节柱固定在固定器的两端上,所述的一对调节磁性块通过改变调节柱的高度来调整调节磁性块的高度;所述的一对吸附磁性块分别设置在一对调节磁性块的内侧,位于承托器的上方,用于吸附刀带;所述的激光测高仪设置在所述的刀带的一侧,且刀带完全处于所述的激光测高仪的测量区域内,用于测定刀带的尺寸。
上述的刀带加工装置,其中,所述的研磨器包括砂轮及电机;所述的砂轮设置在电机的轴头上,且与所述的电机的轴头同步转动,所述的砂轮的前端放置需要研磨的刀带,所述的砂轮与刀带产生接触后,砂轮的回转运动即对刀带接触面产生磨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信鹏印刷器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信鹏印刷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363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