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特殊间隙小套管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36731.5 | 申请日: | 201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0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景三;刘峰;许友林;李振坤;王善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胜利油田高原石油装备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00 | 分类号: | E21B17/00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7107 | 代理人: | 侯华颂 |
地址: | 25709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特殊 间隙 套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采地下资源用油井套管,特别是一种适合在5?″套管井眼内,开窗侧钻﹑加深完井﹑修套衬管完井用的新型特殊间隙小井眼套管。
背景技术
专利ZL02 2 55723.7《小井眼套管》在油田得到了一定范围的应用。在使用中发现存在内通径偏小,壁厚选择余地小的实事,如内径82mm偏小,影响73mm接箍油管及其他工具的下入,另外对抗外挤毁强度要求高的井需要提高壁厚难以实现,内径偏小也为后续的投产作业带来限制,说明了现有技术的结构尺寸不足和设计缺陷,致使应用范围受限。我国在油气田开发中多采用51/2″(139.7mm)套管完井,在后期修井时如套管内侧钻、加深、下衬管修补等作业,其受原井眼尺寸的限制,必需选择合适外径的小套管,必需采取有效的小套扶正、居中措施,减少固井挤水泥上返阻力,使固井水泥充填均匀。这就要求我们依据51/2″(139.7mm)套管的内径,设计一种非API标准的特殊间隙小套管,既能满足在51/2″套管内顺利下入,又能满足固井质量要求,还能满足后续下泵投产及措施作业。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依据常用51/2″套管的通径118.13-124.13mm的现状,以及力学及有限元计算分析与实验结果,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廉的新型特殊间隙小套管(衬管),既能满足在其内顺利下入,又能满足固井质量要求,还能满足后续下泵投产及措施作业。
其技术方案是:4″石油管两端设有连接部件,连接部件最大外径为111±3mm。为方便原料采购和加工使用,立足常用的4″管材,依据力学及有限元计算分析与实验结果,按最大承载面外径111±3mm设计其最大外径,这就与在51/2″套管内,用118mm钻头所钻井眼至少存在5-8mm间隙,满足了固井水泥上返要求,公螺纹端不存在加粗现象,方便了按SY/T5024-1999 加工的<弓形弹簧套管扶正器>的套入,保证小套管的居中,使固井水泥上返360o均匀,满足固井质量要求。
下面提供针对本实用新型设计的两种连接结构:
其一为整体连接方式,即连接部件为油管两端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公母螺纹接头,由于两根油管首尾连接,因此母螺纹接头一端油管需要进行扩径、热处理后加工母螺纹,扩径后的最大外径应符合上述技术要求,即为111±3mm。
其二为接箍连接方式,即连接部件为油管两端分别设有的公螺纹接头,并分别与设有母螺纹的接箍配合,接箍的最大外径为111±3mm。
为了提高接箍的强度,其采用经过热处理、韧性好、形变容量大的高钢级材料做接箍坯料,比如35GrMo调质钢等。
油管上设有吊卡承接锥面,方便提下作业,吊卡承接锥面可以设置在母螺纹接头下方。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在套管最大外径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扩大内通径为后续的投产作业带来方便;同时为通过提高壁厚来提高抗外挤毁强度留有了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图1,一种新型特殊间隙小套管,管件1的上端2接头是由管件1通过顿粗扩径﹑热处理﹑加工母螺纹形成接头(或接头加工好后焊在管件1),其最大外径为110±3mm;管件3是整个管件的另一端,它加工有公螺纹,但不顿粗。每一根管件均加工有公母螺纹,下井使用时通过公母螺纹连接下井。上端2的下部加工有吊卡承接锥面4,方便提下作业。
实施例2
参照图2,一种新型特殊间隙小套管,管件1(管体)的两端加工有公螺纹。管件5(接箍)加工有母螺纹,接箍最大外径为110±3mm,下井使用时通过公母螺纹连接下井。并且管件5(接箍)材料与管件1(管体)不同,采用了经过热处理、韧性好、形变容量大的35GrMo调质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胜利油田高原石油装备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胜利油田高原石油装备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367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然发动机电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旋转轴体及包括该旋转轴体的旋转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