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空逃生及健身两用升降杆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36877.X | 申请日: | 2012-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9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潇 |
主分类号: | A62B1/10 | 分类号: | A62B1/10;A63B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3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空 逃生 健身 两用 升降 | ||
技术领域:
一种高空逃生及健身两用升降杆,用于高楼火灾时逃生,又可用于平时攀爬的健身活动。
技术背景:
目前,高楼火灾事故频发,当楼体内逃生通道受阻就会造成人员伤亡,这就需要楼体外增设逃生设备。现有楼体外逃生设备就是放绳索滑下,涉及到下滑减速问题。目前的下滑缓降产品通常为葫芦状,内部结构复杂,操作不方便,又因只有单一的逃生功能不利于推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空逃生及健身两用升降杆。当高楼发生火灾等险情时可用这种升降杆逃生,而平常又可用作攀爬活动的健身工具,便于推广使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方案是:主体为手握杆、脚踩杆和护身套三部分组成,另有一条钢索从楼房窗台顶直垂于地面并固定,使用时将手握杆与脚踩杆分别绕在钢索上。手握杆由转动杆,套筒,滑动轮和捏刹装置四个部件组成。滑动轮固定在转动杆中间,其边沿为凹槽,绳索在凹槽内绕若干圈。转动杆两端各有一个套筒,转动杆在套筒内转动。两套筒相对一端各有一个固定箍,下端有挂扣,用于钩挂护身套,固定箍上端装固定轴,成为捏刹杆支点。捏刹杆手握处有弹簧连接在套筒上,套筒向内一端伸出摩刹外圈,套住转动杆上的摩刹轮。摩刹轮外沿为摩刹圈,内装摩刹片,其两端装固定片,中间装弹簧,弹簧弹力使摩刹片紧贴在摩刹轮上。当手握紧捏刹杆时,其另一端通过拉动索使摩刹片松开,转动杆可以转动,人体实现下滑。而松开捏刹杆,由弹簧收紧摩刹片,转动杆停止转动。
脚踩杆的结构与手握杆大致相同,只是刹杆不是靠手捏而是用脚踩来控制升降。脚踩杆两边套筒上的捏刹杆上各装有脚套,捏刹装置与手握杆的捏刹松紧方向正相反。当松开捏刹杆,摩刹圈是放开的,转动杆可以转动,反之,则停止转动,主要是靠将摩刹轮上的弹簧改为两个,分别装在摩刹圈的固定片与摩刹外圈之间,拉动索的两个固定点交叉固定在固定片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既能用于高楼逃生,又能用于平时作健身器材,利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高空逃生及健身两用升降杆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高空逃生及健身两用升降杆的纵剖面图
图3是手握杆捏刹装置的剖面图
图4是脚踩杆捏刹装置的剖面图
在上述各图中,1是手握杆,2为脚踩杆,3为钢索,4为套筒,5为转动杆,6为捏刹杆,7为弹簧,8为固定轴,9为拉动索,10为滑动轮,11为摩刹轮,12为固定箍,13为挂扣,14为胸套,15为腿套,16为摩刹外圈,17摩刹圈,18为拉索滑轮,19为固定片,20为摩刹片,21为脚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主体为手握杆1、脚踩杆2和护身套(胸套14和腿套15)三部分组成。手握杆分转动杆5,套筒4,滑动轮10和捏刹装置(由捏刹杆6、弹簧7、摩刹轮11、摩刹片20等组成)。滑动轮固定在转动杆中间,其边沿为凹槽,钢索3在凹槽内绕若干圈。转动杆两端各有一个套筒,每个套筒的两端各装有一个轴承,使转动杆能在套筒内转动。两套筒相对一端各有一个固定箍12,箍的下端有挂眼用于钩挂护身套。捏刹杆固定在固定轴8上,手握处有弹簧7连接在套筒上。当握紧捏刹杆时,杆的另一端挑起拉动索9使弹簧张开,摩刹圈17松开,使转动杆转动;当手松开捏刹杆,则弹簧收紧,转动杆停止转动。
脚踩杆的结构与手握杆大致相同,脚踩杆两边的捏刹杆上各装有脚套21。捏刹装置与手握杆的捏刹松紧方向正相反。当松开捏刹杆,摩刹圈是放开的,转动杆可以转动,反之,则停止转动,主要是靠将摩刹轮上的弹簧改为两个,分别装在摩刹圈的固定片与摩刹外圈之间,拉动索的两个固定点交叉固定在固定片上。这种升降杆将钢索单独设置,平时可收在线圈里,悬于窗外。需要用时将绳索一端固定在窗外,将线 圈抛下,再将升降杆绕在钢索上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潇,未经王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3687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