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随钻震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37129.3 | 申请日: | 201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47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李飞;贾建贞;张达;任俊;胡记生;韩霖;陈绪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钻井管具工程处 |
主分类号: | E21B31/107 | 分类号: | E21B31/107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韩天宝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随钻震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随钻震击器,属石油钻井工程中的井下事故处理用解卡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钻井施工过程中,卡钻事故是经常发生的,一般都是采用震击工具解卡。目前,国内外震击工具种类很多,均为液力式震击方式和机械震击方式。但所有液力式震击均由滑套和阻尼机构组成,阻尼机构为摩擦块阻尼或皮碗胶皮阻尼,在井下高温环境下易损坏,导致震击器失效。ZL200820098543.1公开了一种全液压双作用随钻震击器,包括上芯轴、下芯轴、中间液缸、设在中间液缸与上芯轴之间的上中间活塞、设在中间液缸与下芯轴之间的下中间活塞、与中间液缸一端连接的上液缸、与中间液缸另一端连接的下液缸,各液缸内均充满液压油,但其结构过于复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阻尼机构易损坏,导致震击器失效的缺陷,提供一种随钻震击器。
本实用新型由外筒、下心轴、上心轴、阻尼控制环组成,外筒为内不等径管状结构,其中部内径小于两端内径、上、下两端为连接接头;下心轴与上心轴螺纹连接,上心轴中部设有阶梯状台肩;阻尼控制环内径面设有过流槽,其内径大于下心轴的内径,阻尼控制环上部中心为喇叭口,安装在下心轴与上心轴和外筒形成的腔室内。
所述的阻尼控制环上部中心为喇叭口。
本实用新型在钻井施工中,能够与钻柱组合在一起,在上提、下放钻柱时,可反复产生震击,避免卡钻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外筒4、下心轴1、上心轴2、阻尼控制环3组成,外筒4为内不等径管状结构,其中部内径小于两端内径、上、下两端为连接接头;下心轴1与上心轴2螺纹连接,上心轴2中部设有阶梯状台肩;阻尼控制环3内径面有过流槽,其内径大于下心轴1的内径,阻尼控制环3上部中心为喇叭口,安装在下心轴1与上心轴2和外筒4形成的腔室内。
当钻井施工过程中,发生卡钻事故时,上提上轴2,带动阻尼控制环3在外筒4中部腔室内上行,并封闭阻尼控制环3内径面上的过流槽,使外筒4上部腔室内的液体被压缩;当阻尼控制环3行至外筒4上部腔室时,由于外筒4上部腔室的内径大于其中部腔室的内径,外筒4上部的液体压力经外筒4与阻尼控制环3和下心轴1之间的环空被突然释放,产生向上震击作用,达到钻具解卡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钻井管具工程处,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钻井管具工程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371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驻极体扬声器的全罩式耳机
- 下一篇:塑料光纤型视频光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