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通过影像采集器获取触摸信息的触摸屏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38818.6 | 申请日: | 201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53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孙倩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科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2 | 分类号: | G06F3/042;H04N5/33;H04N5/225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何新平 |
地址: | 201111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影像 采集 获取 触摸 信息 触摸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控技术,尤其涉及触摸屏。
背景技术
根据光学成像原理,可以通过至少两个影像采集器采集触摸板处的图像来实现触摸信息的获取,进而实现触摸操作,参见编号为CN1674042A的专利文件。然而现有技术多将影像采集器设置在显示器的边侧、或者外接在设备上,结构不紧凑,不利于设备体积的进一步减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影像采集器获取触摸信息的触摸屏,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通过影像采集器获取触摸信息的触摸屏,包括一基于图像采集获取触摸信息的触摸屏主体,所述触摸屏主体包括至少两个用于图像采集的影像采集器、一用于显示的显示器、一用于处理信息的微型处理器系统,所述影像采集器、所述显示器连接所述微型处理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影像采集器内置于所述显示器内,所述显示器包括一显示面板,所述影像采集器位于显示面板的后方,并朝向所述显示器的前方;
所述显示面板前方还设有一透明的触摸板,至少两个用于图像采集的影像采集器的图像采集范围覆盖所述触摸板的触摸范围。
由于显示面板在电压的变化过程中,透光状态会发生变化,因此影像采集器置于显示器内后,一般不会对影像采集器的图像采集功能产生实质性影响。将影像采集器内置于显示器内可以有效减少设备的体积,避免占用设备的外接接口。另外,在不使用影像采集器的情况下,由于光线仍然可以射出,所以显示器仍然可以显示画面,在需要使用影像采集器的情况下,启动影像采集器,影像采集器具有一定的隐蔽性,有利于改善视觉效果。同时显示器的显示面板、保护玻璃板等结构对影像采集器具有保护作用,有利于防尘,延长影像采集器的使用寿命。而且处于显示状态的显示器还可以作为影像采集器的补光灯使用,对于摄取显示器前方一定范围内的影像十分有利。
至少两个用于图像采集的影像采集器采集触摸板上的触摸点影像,通过微型处理器系统的分析处理,得到触摸点的坐标信息,从而实现接触触摸功能。另外影像采集器还可以摄取触摸板前方的触摸件的影像,通过微型处理器系统的分析处理,得到触摸件的坐标信息,识别非接触触摸动作,从而实现非接触触摸功能。触摸件可以是手,这样就可以实现手势控制。手势控制过程中,复数个影像采集器既可以采集触摸板上的触摸点影像,又可以摄取触摸板前方的触摸件的影像,还可以在采集触摸板上的触摸点影像的同时摄取触摸板前方的触摸件的影像,这样,通过微型处理器系统的分析处理,得到的触摸件的坐标信息,用于指示要操作的内容,得到的触摸点的坐标信息,用于确定选取操作内容。例如:在手指不接触到触摸板的情况下,触摸板可对应手指位置而将网址或超链接反白显示,当你确定要浏览该链接的时候,再碰触触摸板即可。再例如:在手指不接触到触摸板的情况下,触摸板可对应手指位置将光标指向文件夹、表格等,当你确定要打开的时候,再碰触触摸板即可。简单来说,这种触控方式与我们使用电脑时,鼠标光标移到需要的位置,然后再确定选取再按下左键的操作方式相同。该技术与floating Touch悬浮触控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floating Touch悬浮触控技术采用电容式传感器,应用范围受限,本实用新型使用通过影像采集器获取触摸信息的触摸屏,应用范围广;2.floating Touch悬浮触控技术检测距离最大20mm,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调整影像采集器的参数获取到更远处的影像;3.floating Touch悬浮触控技术依赖于自电容,不可能实现悬浮多点触控,本实用新型可悬浮多点触摸;4.floating Touch悬浮触控技术目前仅限于浏览网页或超链接,本实用新型支持其它操作,如打开文件夹。
所述显示器还包括一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位于所述显示面板后方,背光模组可以采用侧光式结构,即背光模组的发光源为摆在侧边的单支光源,导光板采用射出成型无印刷式设计。背光模组还可以采用直下式结构,即背光模组的发光源放置于显示面板的正下方,发光源由自发性光源(例如灯管、发光二极体等)射出由反射板反射后,向上经扩散板均匀分散后于正面射出。背光模组还可以采用中空型结构,即使用热阴极管作为发光源,以空气作为光源传递的媒介,光源向下被棱镜片与反射板对方向调整及反射后,一部分向上穿过导光板并出射于表面,另一部分因全反射再度进入中空腔直到经折反射作用后穿过导光板出射,而向上的光源或直接进入导光板出射,或经一连串反射作用再出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科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科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388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