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插土式光伏底座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39054.2 | 申请日: | 201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13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叶灵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灵慧 |
主分类号: | E04H12/00 | 分类号: | E04H1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曹志霞;李赞坚 |
地址: | 510655 广东省广州市天***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土式光伏 底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光伏电池板的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土式光伏底座。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又称光伏)是太阳能电站的核心设备,其设置在室外,需要与地面固定。现有技术中一般设置一支架,将太阳能光伏电池板安装在此支架上,此种用于支撑光伏板的支架被称为光伏支架。太阳能光伏电池板一般为方形结构。现有的光伏支架固定在支架基础上,而支架基础则由混凝土和预埋件一起浇筑,浇筑后等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再把光伏支架固定在预埋件上。此基础浇筑过程如下:1、在地面上挖出一坑,待用;2、制作预埋铁;3、在挖好的坑里安装模板及制作好的预埋铁;4、向模板内浇灌混凝土并保养;5、将木模板拆除;6、回填。由此可见,现有技术的光伏基础安装工序多、采用的材料多,因此无论人力成本还是物力成本都较高,工期较长,不利于太阳能电力的普及推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插土式光伏底座,简化结构,应用时能免去现有技术中的多道工序,提高安装效率、降低建造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插土式光伏底座,包括平钢板及立杆,所述平钢板设置在立杆的顶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对立杆顶部施力,将其直接插入土层中。
优选地,各立杆的横截面为槽形、工字形、L形、方形、圆形、环形中的任一种或几种。
优选地,使用时,各立杆呈阵列式分布。
优选地,所述立杆包括顶部及下段,其顶部便于对立杆施力,使之插入土层中。
本实用新型的插土式光伏底座由于设置平钢板及立杆,通过对立杆施力,使之直接插入土层,立杆顶部设置的平钢板可以用来支撑光伏,因而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安装工序少、安装效率高、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插土式光伏底座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插土式光伏底座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图2中插土式光伏底座插入土层后的示意图;
1——立杆;
2——平钢板;
3——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基本构思是,提供一种插土式光伏底座,其由平钢板以及立杆构成,平钢板设置在立杆的顶部,安装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一定数量的插土式光伏底座,通过对立杆的顶部施力,将立杆的下部直接插入土层中形成插土式光伏支架基础,免去现有技术中的土建工序;并免去地线网的施工。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的插土式光伏底座包括立杆1以及平钢板2,平钢板2设置在立杆的顶部,并与立杆的顶部紧固连接。其中,立杆的形状为圆筒状,即立杆的横截面为圆环形。
在其他实施例中,立杆的形状可以为多种形式,如横截面为圆形、槽形、L形、工字形、方形等。
参见图2、图3,设置4个以上本实施例的插土式光伏底座,在使用时,由于插土式光伏底座包括立杆,借助人力或机械可直接将此立杆1插入土层3中,形成地锚阵列,并具有打桩功能,免去了现有技术中:在基础上挖坑、制作预埋铁、在坑里安装模板及预埋铁、浇灌混泥土并保养、拆模板、回填等多道工序。以光伏板的功率为单位计算,现有技术中每瓦光伏基础的采购、土建、安装成本为3元,而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大幅降低到1.5元。以本实用新型的底座安装的光伏板阵列还具有良好防雷功能,可免去防雷地线网的成本,因此,实施本实用新型将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便于机械化施工,从而进一步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中的插土式立杆还可以用来固定其他的板状物或块状物。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介绍,文中应用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灵慧,未经叶灵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390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