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船舶抗沉气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39987.1 | 申请日: | 2012-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42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2 |
发明(设计)人: | 曹林冲;李孟玲;陈双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林冲;李孟玲;陈双 |
主分类号: | B63B43/14 | 分类号: | B63B4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舶 气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船舶抗沉气囊装置,属于船舶生命力保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代的各种船舶,常常由于风浪、碰撞、触礁等各种原因发生漏水沉没事故。尤其是军舰在遭到敌舰袭击后,更容易倾覆。传统船舶抗沉装置是采用水密隔舱设计,并配合大功率抽水机使用。但当破损面过大时,仅仅这些还是无法避免船舶的沉没。已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 1775620A名称为“船舶抗沉喷射系统”的发明专利,是将临时反应生成的泡沫塑料通过主管道喷入漏水船舱来抵制船舱进水。这种方法需要对船体内部系统进行整体改造,技术难度大,且药品存放周期短,环境要求苛刻,成本较大;且该装置要求有管道将各舱室连通,这对防止水的进一步渗透是及其不利的。公开号为CN 201136586Y名称为“带有气囊防止沉没的船舶”的发明专利,是在船体内设置气囊舱,使用时用气源给气囊充气,并打开气囊舱盖使部分气囊露出船体,以增大浮力。这种做法把整块的船的舷侧板划成多个气囊舱盖,极大降低了船的总纵强度,并且设置气囊舱会占用船的大量内部空间,因为气囊舱是不能存放东西的,否则气囊将无法展开。公开号为CN221985名称为“一种船舶紧急抗沉的气囊装置”是将气囊设在船舱的顶部,通过给气囊充气排出积水以增加浮力。该装置限制船舱不能有过多货物,否则气囊无法展开,并且气囊张开时极易被船舱内物品或船体碎片扎破。该装置同样要求各船舱必须连通。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船舶抗沉气囊装置。该装置不仅结构简单,安全可靠,而且不影响船体内部结构,可以在船体漏水时方便快捷地提供额外浮力,同时可以根据船体倾斜方向进行调节以恢复平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在船的舷侧板外表面安装多个气囊,气囊分别与舷侧板外表面和气囊保护板固连。气囊里装有适量碳酸钙粉末和一个盐酸袋,袋子里面装有适量盐酸。在船舱进水时,船员可根据船体进水位 置打开相应位置的气囊,让盐酸袋里的盐酸与气囊内的碳酸钙粉末反应,迅速生成大量气体,撑开气囊为受损船舶提供巨大浮力。
本发明的主要特点是:
1.气囊数目较多,船发生事故时最多只会有部分气囊被破坏,该装置仍可正常使用。
2.气囊保护板既可以保护气囊,又可以限制气囊保护板张开的高度,使气囊不会被浮力顶出水面。
3.该装置可以直接安装在任何已生产的船舶上,无需改变船体内部结构。
4.条件合适情况下,可以用其他化学物品代替盐酸和碳酸钙粉末。
附图说明
图1为安装气囊装置后的船体整体轮廓示意图。
图2为单个气囊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部分气囊打开后的船体整体轮廓示意图。
其中1是气囊,2是气囊保护板,3是推力弹簧,4是缆绳,5是碳酸钙粉末(为了能看清,画成了块状),6是盐酸袋,7是舷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更详细地描述:
所有气囊1安装在船的舷侧板7外表面,如图1所示。图2为单个气囊1的局部剖视图,气囊1分别与舷侧板7外表面和气囊保护板2固连。气囊1里面装有适量碳酸钙粉末5和一个耐腐蚀的盐酸袋6,盐酸袋6里面装有适量盐酸。盐酸袋6与折叠着的气囊1粘连在一起,由于盐酸袋6的容积和强度比气囊1的容积和强度小很多,当气囊1稍微张开时,盐酸袋6会被撕裂。气囊保护板2的上边铰接在舷侧板7外表面,推力弹簧3安装在舷侧板7上且作用在气囊保护板2下边。在气囊保护板2和舷侧板7之间安装缆绳4,缆绳4的长度限制气囊保护板2与舷侧板7的夹角最多只有90度。
本发明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当船体漏水发生倾斜时,船员可通过控制开关使弹力弹簧3作用在气囊保护板2,使气囊保护板2与舷侧板7形成一个小的角度。与之固连的气囊1就会随之打开,这时,与气囊1粘在一起的盐酸袋6会被撕裂。盐酸溢出可与气囊1内的碳酸钙粉末5反应,迅速生成大量气体,撑开气囊1。 气囊1在浮力的作用下会上浮,继续撑开气囊保护板2,当气囊保护板2与舷侧板7的夹角达到90度时,缆绳4会限制其夹角继续张大,如图3所示。当船体部分进水发生倾斜时,可打开相应位置的气囊1使船体恢复平衡;但船体漏水严重时,打开所有气囊1,可为船体提供巨大浮力,阻止船身进一步下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林冲;李孟玲;陈双,未经曹林冲;李孟玲;陈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399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电机抽油泵
- 下一篇:电控锁控制器和具有该控制器的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