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两进线带备用进线电源自投自复装置接线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0177.8 | 申请日: | 2012-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6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佳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利华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峥 |
地址: | 239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带 备用 进线电 源自 装置 接线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DAM-631系列低压配电测控保护装置领域,具体是一种两进线带备用进线电源自投自复装置接线电路。
背景技术
DAM-631系列低压配电测控保护装置主要用在690V以下进线切换系统,对进线电源进行迅速可靠的切换,确保生产供电的可靠性。具有多种逻辑联锁,可工作在多种工作模式,满足不同进线场合的需求。
DAM-631系列低压配电测控保护装置一般分为五类:分段备自投装置、主备电源自投自复装置、进线备自投装置、主备进线带发电机备自投装置和两进线带备用进线电源自投自复装置。其中现有的两进线带备用进线电源自投自复装置的电路结构复杂,接线繁琐,效率低,不能很好的满足需求。而且现有的两进线带备用进线电源自投自复装置大多采用PLC作为主控系统,造成其逻辑编程不严密,从而易造成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两进线带备用进线电源自投自复装置接线电路,简化现有接线电路的结构,提高其工作效率,并采用DSP取代PLC作为主控系统,提高其逻辑编程的严密性,同时采用二个主电源和一个备用电源使得装置实现自投自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两进线带备用进线电源自投自复装置接线电路,包括有DSP、分别从第一、二主用电源和备用电源引出的三相火线A1、B1、C1、三相火线A2、B2、C2以及三相火线A’、B’、C’,所述的DSP具有电压输入端Ua1、Ub1、Uc1、Ua2、Ub2、Uc2、Ua3、Ub3、Uc3和开入信号接线端DI1~ DI8、COM,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相火线A1、B1、C1与三相火线A2、B2、C2之间连接有断路器QF3,
从DSP的电压输入端Ua1、Ub1、Uc1上分别引出接线并连接开关K1后接入三相火线A1、B1、C1,从DSP的电压输入端Ua2、Ub2、Uc2上分别引出接线并连接开关K2后接入三相火线A2、B2、C2,从DSP的电压输入端Ua3、Ub3、Uc3上分别引出接线并连接开关K3后接入三相火线A’、B’、C’;包括有断路器QF1、QF2、QF4,所述断路器QF1的一端接入开关K1与三相火线A1、B1、C1之间的连线,断路器QF1的另一端接入三相火线A1、B1、C1,所述断路器QF2的一端接入开关K2与三相火线A2、B2、C2之间的连线,断路器QF2的另一端接入三相火线A2、B2、C2,所述QF4的一端接入三相火线A’、B’、C’,断路器QF4的另一端接入三相火线A2、B2、C2;
所述DSP的开入信号接线端DI1~ DI7分别连接开关K1~ K7,DSP的开入信号接线端DI8连接复位键R后相并联并汇于一处接入开入信号接线端COM;所述的DSP具有RS485通信接口并外接控制器。
所述的两进线带备用进线电源自投自复装置接线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DSP具有电源输入端UL、UN和接地端UPE,其中电源输入端UL、UN通过导线外接电源,接地端UPE通过导线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简单、可靠,简化了现有接线电路的结构,提高了工作效率,并采用DSP取代PLC作为主控系统,提高了主控系统逻辑编程的严密性,节省了电参数变送器,也节省了失压脱扣器及中间继电器的使用,降低了成本;同时采用二个主电源和一个备用电源使得装置实现自投自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一种两进线带备用进线电源自投自复装置接线电路,包括有DSP、分别从第一、二主用电源和备用电源引出的三相火线A1、B1、C1、三相火线A2、B2、C2以及三相火线A’、B’、C’,DSP具有电压输入端Ua1、Ub1、Uc1、Ua2、Ub2、Uc2、Ua3、Ub3、Uc3和开入信号接线端DI1~ DI8、COM,三相火线A1、B1、C1与三相火线A2、B2、C2之间连接有断路器QF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利华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滁州利华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01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远距离无线传感器网络电路接收端
- 下一篇:储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