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铝质管片装配式水散热器的散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0194.1 | 申请日: | 201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2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陈荣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纳百川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13/12 | 分类号: | F28F13/12 |
代理公司: | 温州金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7 | 代理人: | 王坚强 |
地址: | 325505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片 装配式 散热器 散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水散热器,具体涉及一种铝质管片装配式水散热器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水散热器大致分为三大类:铜管带钎焊式散热器、铝管带钎焊式散热器、管片装配式散热器。它们都广泛应用在轿车、工业用车以及农业机械的热交换系统中。铝质装配式水散热器,俗称铝水箱。由于有着制造工艺简单、造价低廉、无工业污染等优点,所以被广泛应用在中低档轿车以及售后备件市场中。
管片装配式水散热器目前全球的市场占有主要在欧洲、南美等国家。配置对象也在向全球售后市场漫延。针对一些有一定使用年限的中低档轿车的售后市场,以铝质管片装配式水散热器结构替代原有的铜质散热器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抗拒的趋势,性价比明显高于铜水箱。但就同等散热面积且不改变装配关系的前提下,有些铝水箱的散热性能就显得不足,这是铜的散热效率高于铝的散热效率所导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铝质管片装配式水散热器散热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铝质管片装配式水散热器的散热结构,该铝质管片装配式水散热器的散热结构在铝管内加装扰流条以提高散热性能,使之与铜水箱散热性能相当,具有制造工艺简单、造价低廉、无工业污染及散热性能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铝质管片装配式水散热器的散热结构包括铝管及翅片,铝管穿过翅片,铝管与翅片之间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铝管内设有扰流条,所述的扰流条为螺旋形片状结构。
所述的扰流条的边缘与铝管的内壁为间隙配合。
所述的扰流条的材质为尼龙66。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扰流条能够使流动的液体产生明显的螺旋运动,也就相对于在铝管中加入了孔隙率≥95%的多孔体,当液体流经扰流条后液体将产生明显的弥散流动效应,使液体变为湍流,湍流下的液体总热阻是所有流态液体中最小的,所以散热器的传热系数值将大大增加,在高传热系数值状态下扰流条强化传热效率会非常明显。在同等工况条件下的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其散热效率提高了5‐10%,达到了与铜水箱散热效率相当的效果。由于采用了“铝”代“铜”的设计方案,产品的重量比铜水箱降低了三分之一,扰流条的原材料可以采用低成本的尼龙66,所以制造成本大幅度的降低,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制造工艺简单、造价低廉、无工业污染及散热性能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铝管,2-翅片,3-扰流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所示,一种铝质管片装配式水散热器的散热结构包括铝管1及翅片2,铝管1穿过翅片2,铝管1与翅片2之间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固定,铝管1内设有扰流条3,所述的扰流条3为螺旋形片状结构。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扰流条3能够使流动的液体产生明显的螺旋运动,也就相对于在铝管1中加入了孔隙率≥95%的多孔体,当液体流经扰流条3后液体将产生明显的弥散流动效应,使液体变为湍流,湍流下的液体总热阻是所有流态液体中最小的,所以散热器的传热系数值将大大增加,在高传热系数值状态下扰流条3强化传热效率会非常明显。在同等工况条件下的对比试验结果显示,其散热效率提高了5‐10%,达到了与铜水箱散热效率相当的效果。由于采用了“铝”代“铜”的设计方案,产品的重量比铜水箱降低了三分之一,扰流条3的原材料可以采用低成本的尼龙66,所以制造成本大幅度的降低,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制造工艺简单、造价低廉、无工业污染及散热性能好的特点。
工作原理如下:根据有关专家对圆管内流体力学的研究,在圆管内加入扰流条可使流体产生螺旋流及二次环流,降低管内流体由层流到紊流的临界雷诺数值,也就是降低了流体流动中惯性力与粘性力的比值。紊流的结果,减少了对流传热滞流层的厚度,使得传热得到强化,特别是低雷诺数时,其强化传热效果更好。
所述的扰流条3的边缘与铝管1的内壁为间隙配合。使液体能够沿着扰流条3的螺旋形流道流动。
所述的扰流条3的材质为尼龙66。尼龙66价格低廉,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耐化学药品性、强度,加工方便,常用于制造汽车配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纳百川控股有限公司,未经纳百川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01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焊装工件循环输送设备的限位装置
- 下一篇:闸阀阀体的消失模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