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冲程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0611.2 | 申请日: | 201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59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09 |
发明(设计)人: | 杜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内燃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2B25/14 | 分类号: | F02B25/14;F02B75/02;F02F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39 | 代理人: | 李华 |
地址: | 300072 天津市南开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冲程发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冲程发动机,尤其涉及二冲程发动机的扫气过程,可以实现空气、EGR废气或者空气与EGR废气的混合气先进行扫气。
背景技术
目前,二冲程汽油机排放改进的常见控制手段有消音器或排气管内的催化转化器、扫气通道结构尺寸优化、燃烧室结构尺寸优化、点火时间、点火能量优化、采用空气先导的分层扫气等,通过减少空气和油汽混合气的逃逸量达到尽量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的目的。
除了上述几种常用的控制二冲程发动机排放污染的技术手段,本技术领域内也有试图从改善发动机活塞结构的角度来进一步研究和实现降低排放指标的技术方案。美国专利US6691650B2和中国专利CN1804379A公开了一种相似的二冲程发动机的结构,其主要是通过在活塞壁上设置一个通道,将空气从进气侧的空气入口传送到扫气通道,使该扫气通道在扫气时,实现先用纯空气进行扫气,然后再用油气混合气进行扫气,从而可以有效的降低二冲程发动机的排放。
针对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也是通过提供一种二冲程发动机,该发动机可以实现扫气通道先用EGR废气和空气的混合气进行扫气,然后再用油气混合气进行扫气,以更好的达到降低二冲程发动机排放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二冲程发动机,包括:汽缸,在所述汽缸内有一个由往复运动的活塞界定的燃烧室,所述活塞通过连杆驱动安装在曲轴箱内的曲轴,其中所述汽缸设置有一个供废气从燃烧室排出的排气口,所述汽缸还设置有至少一个作为油气混合气体从曲轴箱进入燃烧室的扫气通道,所述扫气通道的一端开口向燃烧室,另一端连通曲轴箱,所述汽缸还设置有空气通道,在所述空气通道对应的汽缸的内壁上隔离出空气入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还包括一个在预定的活塞位置上连通空气通道、扫气通道和排气口的气体路径,所述气体路径包括空气通道、空气入口、扫气通道、排气口和在所述活塞的侧表面上设置的至少一个凹槽通道。
所述扫气通道被一个隔壁分割成第一扫气道和第二扫气道。
所述气体路径被分割成独立的空气气体路径和废气气体路径,所述空气气体路径包括空气通道、空气入口、第二扫气道和至少一个凹槽通道;所述废气气体路径包括第一扫气道、排气口和至少一个凹槽通道。
所述凹槽通道为两个或四个。
所述凹槽通道的横截面为弓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一种二冲程发动机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改变现有技术发动机活塞的结构,以实现扫气通道先用EGR废气和空气的混合气进行扫气,然后再用油气混合气进行扫气,以更好的达到降低二冲程发动机排放的目的;或者实现一个扫气通道先由EGR废气扫气,然后燃油和空气的油气混合气进行扫气,另一个扫气通道实现先由空气扫气,然后燃油和空气的油气混合气进行扫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活塞位于下止点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汽缸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所示活塞位于预定的活塞位置时二冲程发动机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4-1是图3中所示位置二冲程发动机的横剖结构示意图;
图4-2是图3中所示位置二冲程发动机的横剖结构示意图其它形式;
图5-1是图1中所示活塞结构示意图;
图5-2是图5-1所示活塞横剖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活塞位于下止点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所示汽缸的结构剖视图;
图8是图6中所示活塞位于预定的活塞位置时二冲程发动机的纵剖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所示位置二冲程发动机的横剖结构示意图;
图10-1是图6中所示活塞结构示意图;
图10-2是图10-1所示活塞横剖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汽缸;2.燃烧室;3.活塞;4、41、42.凹槽通道;6.扫气通道;61.第一扫气道;62.第二扫气道;7.空气入口;9.空气通道;10.进气口;11.连杆;12.曲轴箱;13.排气口;14.曲轴;20.隔壁。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二冲程发动机的实质内容是:如何实现扫气通道吸入EGR废气和空气,以更好的达到降低二冲程发动机排放。基于此目的,本实用新型二冲 程发动机有两套不同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内燃机研究所,未经天津内燃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06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工位数控木工车床
- 下一篇:挖掘机发动机舱防热风回流结构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