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钣金件冲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0809.0 | 申请日: | 201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69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谢峰;白福建;王亚南;陈清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业佳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5209 | 代理人: | 方惠春;戚东升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钣金件 冲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钣金件冲压模具,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模具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对冲压一次或多次成形钣金件模具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冲压模具是涉及领域极其广泛的一种工艺装备,深入到制造业的方方面面,如汽车、电器、工艺品、餐具等零部件,因此冲压模具的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着产品的质量,同时也是衡量一个企业产品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而模具结构工艺设计得当,它对产品质量以及生产效率具有显著提升的效果。
目前,制作冲压成形的模具除模架之外,凹模主体通常为拼装式或镶拼式结构,其中的拼装式是两块凹模利用固定销及螺栓固定在下模座上,而镶拼式在其凹模口工作部位镶上活动销轴,还有的凹模结构是整个凹模主体一体式在主体内挖型腔等。然而,上述传统的模具结构在钣金件弯曲变形时,需要冲压一次或多次才能成形,另外,材料高速流入型腔与凹模工作部位摩擦从而产生高温灼伤制件且有铁粉粘附型腔内壁,导致产品严重刮伤且需不断对模具进行抛光,造成次品率提高以及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安全可靠的钣金件冲压模具,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冲压一次或多次成形钣金件时容易出现制件严重擦伤而不良率频频增加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钣金件冲压模具,包括凸模及相配合的凹模,其中凹模的模腔内镶嵌有镶件及与镶件活动连接的摆块,该摆块与凸模及凹模托板配合作用下一次性完成钣金件冲压成型。
进一步,所述的摆块通过轴承及相配合的轴承棒与镶件相连接,摆块顶部加工一凹槽,凸模下压钣金件使摆块摆动并相互配合冲压成型。
进一步,所述的凹模内设有一个或多个镶件。
进一步,所述的摆块与镶件间隙配合,轴承与镶件过盈配合,轴承棒与摆块过渡配合。
进一步,所述的摆块左右两端加工成弧形状以便于摆块转动。
本实用新型模具在合模过程中,通过凹模内与镶件活动连接的摆块将钣金件弯曲成形,从而达到钣金件不被刮伤的目的,具体是在凹模(主体)镶嵌有镶件及与镶件活动连接的摆块,产品(钣金件)是通过摆块将钣金弯曲变形,从而避免钣金件弯曲变形时出现严重刮伤及需不断修模的状况,因此对产品的质量以及生产效率具有显著提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凹模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开模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合模一半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合模到下死点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摆块主视图;
图6是图5侧视图;
图7是图5俯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轴承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镶件侧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镶件俯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模具加工零件一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模具加工零件另一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10,一种钣金件冲压模具,包括凸模5及相配合的凹模1,其中凹模1的模腔内镶嵌有镶件4及与镶件活动连接的摆块2,该摆块2与凸模5及凹模托板6配合作用下一次性完成钣金件冲压成型。所述的摆块2通过轴承3及相配合的轴承棒与镶件4相连接,摆块2顶部加工一凹槽20,凸模5下压钣金件使摆块2摆动并相互配合冲压成型。凹模内设有一个或多个镶件。本实用新型的摆块2与镶件4间隙配合,轴承与镶件过盈配合,轴承棒与摆块过渡配合,摆块2左右两端加工成弧形状以便于摆块转动。
本实用新型模具凹模(主体)中设有活动摆块2和活动摆块与镶件相连接的轴承3以及镶件4。本实用新型如图1至图4所示,轴承3与镶件4过盈配合,活动摆块2与镶件4间隙配合,轴承棒与活动摆块2过渡配合、镶件与轴承3过盈配合,镶件4与凹模主体过盈配合。
请参阅图2、图3、图4,当凸模(上模)下行时,凸模与托板将钣金件平稳压住,再往下运行,活动摆块2如图3所示进行旋转将钣金件弯曲变形,再如图4所示凸模(上模)下行到下死点时(即上、下模完全闭合),活动摆块2与钣金件同上模中的凸模完全贴合,而钣金件始终在活动摆块2的凹槽中不偏离,从而实现钣金件在整个弯曲变形的过程中处于稳定状态而不被擦伤,最后形成的零件如图11、图12所示。
以上所记载,仅为利用本创作技术内容的实施例,任何熟悉本项技艺者运用本创作所做的修饰、变化,皆属本创作主张的专利范围,而不限于实施例所揭示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业佳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业佳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08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冲床供料机送件杆的扇齿传动机构
- 下一篇:一种弯管机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