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切割活检针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0848.0 | 申请日: | 201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99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高建飞;章必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0/02 | 分类号: | A61B1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晓林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切割 活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中的一种旋转切割活检针。
背景技术
在诊断疾病时要准确地查出病因,需要对病灶进行活检,医生用医疗器械从病灶中获取一定量的活体组织进行病理和细胞学分析,明确诊断,以便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器具为弹枪式活检针,这种装置内置弹簧,释放活检针在病灶内取组织;使用时弹枪式活检枪要在B超、CT等影像引导下将活检针穿刺到病灶;然后释放弹簧,活检针快速在病灶内穿刺,如果一次未获取组织,则需要反复穿刺,组织损伤机率较大,弹枪式活检针不能获取细胞学标本,也不适用于液体病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旋转切割活检针,操作方便,获取组织细胞可靠,造成的损伤小,适合在各种病灶获取组织和细胞。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旋转切割活检针,其不同之处在于:其包括针套、内套于针套内的针芯,所述针套尖端呈V形,针芯尖端为与针套尖端相匹配的扁平状刃口,针套的V形尖端设置有微型切割丝,针套尖端一侧沿针套长度方向设置有用于切割的侧缝,针套尾部设置有针套接头,针芯尾部设置有与针套接头相匹配的针芯接头。
按以上方案,所述侧缝的长度为1.5cm~2.5cm,宽度为0.5mm~1.5mm。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特点为:该旋转切割活检针,操作方便,获取组织和细可靠,造成的损伤小,适合在各种病灶获取组织和细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针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针芯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针套接头、2-针套、3-侧缝、4-微型切割丝、5-针芯接头、6-针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旋转切割活检针,其包括针套2、内套于针套2内的针芯6,所述针套2尖端呈V形,针芯6尖端为与针套2尖端相匹配的扁平状刃口,针套2的V形尖端设置有微型切割丝4,针套2尖端一侧沿针套2长度方向设置有用于切割的侧缝3,针套2尾部设置有针套接头1,针芯6尾部设置有与针套接头1相匹配的针芯接头5。
优选的,侧缝3的长度为1.5cm~2.5cm,宽度为0.5mm~1.5mm。
侧缝3可以切割分离针套2内组织与针套2外病灶组织,针套2尖端的微型切割丝4可以切断针尖基底部组织。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在B超、CT等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旋转切割活检针穿刺至病灶上缘,拔出针芯6大约2~3cm,将针套2刺入病灶2~3cm,然后将针套2旋转360~720度,将针套2内组织与病灶切割开,针套2尖端的微型切割丝4将针尖基底部组织切断,拔出针芯6,用注射器连接针套接头1,保持一定负压下,拔出针套2,取出组织和细胞。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操作者能控制穿刺深度,可多角度多方向穿刺获取组织,损伤小,获取组织可靠,适合各级医院使用。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084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差动开闭式四绳抓斗驱动系统
- 下一篇:一种拍照用方位调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