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输电塔架的纠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1121.4 | 申请日: | 201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28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武利会;何山;郑金杯;刘高;张虎;刘宝强;樊友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35/00 | 分类号: | E02D3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曾旻辉 |
地址: | 528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电 纠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输电塔架的纠偏装置。
背景技术
输电塔架作为高压输电线路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在高压输电线路总投资中所占较大一部分比重。对于有些处于软土地基上的塔架,可能由于自身地质条件较差的原因,或者由于勘察失误、设计不当、施工质量低劣、自然灾害等原因,或者由于城市建设所带来的附近地段越来越密集的新增建筑、地下空间开发、深基坑工程开挖等原因,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地基会发生不均匀沉降,造成塔架严重偏斜。若不及时采取措施,基础沉降和塔架偏斜可能会进一步发展,最终可能导致的便是塔架基础的稳定性将遭受破坏,发生倒杆断线的重大事故,威胁当地供电安全和人身财产安全。所以给出针对偏斜塔架的加固纠偏技术十分重要。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另选塔位进行线路改建,但是,上述方法存在下列问题:
1.会影响与塔架上输电线路有关的用电负荷的正常供电,尤其不适用于对工业用电负荷集中的和高电压等级的等一些停电带来的负面影响较大的塔架;
2.对于所处地形比较复杂塔架,面临难以重新选址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电塔架的纠偏结构,其能够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不影响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对输电塔架进行纠偏加固。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输电塔架的纠偏装置,其包括有:框架梁,所述框架梁将相邻两个原基础连接,所述框架梁与所述原基础的连接处植入固定筋,在下沉的原基础下方设置顶升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梁上设有多个锚杆静压桩孔,并压有锚杆静压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锚杆静压桩为250mm*250mm的方桩。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框架梁为平面框架梁。
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所述原基础与框架梁连接在一起,并通过固定筋进行加固,同时,又通过所述锚杆静压桩的作用,将塔架的荷载转移至所述框架梁及所述锚杆静压桩,实施静压托换,再通过顶升装置将下沉的原基础顶起。
本实用新型输电塔架的纠偏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不会影响与输电塔架上输电线路油管的用电负荷的正常供电,尤其对工业用电负荷集中的和高电压等级的输电塔架意义重大;
2.不需要重新选址,不需要更换或者重建输电塔架;
3.施工时间较短,工程改造价格比较经济合理,适宜大范围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输电塔架的纠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输电塔架的纠偏装置,其包括有:四个框架梁10,四个原基础11,四个所述框架梁10将相邻两个所述原基础11相连,并在所述框架梁10与所述原基础11的连接处植入加固筋12,使四个所述框架梁10与四个所述原基础11形成一整体,在下沉的所述原基础11的下方设置顶升装置(图未示出),通过所述顶升装置顶起下沉的所述原基础11。
其中,所述框架梁10优选为平面框架梁;而所述加固筋12优选从所述框架梁10的侧面1.0m深度的范围内植入,为侧面植筋,使得所述平面框架梁10与所述原基础11连接在一起。
所述框架梁10上设有多个锚杆静压桩孔,并在所述锚杆静压孔内压入250mm*250mm的锚杆静压桩13,这样,将所述输电塔架的荷载转移至所述框架梁10及所述锚杆静压桩13,实施锚杆静压桩加固托换。
所述框架梁10、所述加固筋12及所述锚杆静压桩13均设置完成后,即进行顶升作业,所述顶升装置工作,将需要抬升的原基础11抬升至适当位置,最后向四个所述原基础11的底面注浆(水泥浆),用高强混凝土封桩头。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不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违反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武汉大学,未经广东电网公司佛山供电局;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11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正转八连杆机构大理石托叉
- 下一篇:深度传感器及静压桩施工自动记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