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作用液压千斤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1145.X | 申请日: | 2012-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8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31 |
发明(设计)人: | 栾振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6F3/25 | 分类号: | B66F3/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作用 液压 千斤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千斤顶,具体地说是一种双作用液压千斤顶,属于起重工具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液压千斤顶中泵的结构多为单柱塞泵,属于单作用泵,因此,现有的千斤顶也可称为单作用液压千斤顶。它主要是通过上下摇动手柄使单柱塞泵从油箱中吸液,向油缸中排液,迫使油缸活柱伸出,顶起重物。一般地,油缸活柱从启动至接触重物距离在200~300mm左右,需要多次摇动手柄,才能接触重物,通常需花费大约1分钟时间。可见单作用液压千斤顶的活柱上升速度很慢,效率很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液压千斤顶效率低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作用液压千斤顶,它具有工作可靠、操作方便、效率高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千斤顶底座上安装一个泵体和一个缸体,泵体中安装一个活塞、两个吸液阀和两个排液阀,因此,不管活塞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始终有油液进入泵体,有压力油从泵体进入缸体。在缸体中安装一个活柱,活柱上安装有柱帽。底座上焊有油箱体,并安装有回液阀;在缸体与活柱之间安装有缸盖,缸盖通过螺纹与缸体连接,并与油箱体焊在一起;在缸盖上安装有通气阀。当操作手柄使活塞上下运动时,油液经吸液阀从油箱进入泵体,经排液阀进入缸体下腔,使活柱上升。当柱帽接触到重物时,缸体下腔的油液压力升高,以更大的力将重物顶起。当举升结束需要撤回千斤顶时,旋开回液阀,活柱在自重或外力的作用下缩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因为采用双作用活塞泵,不论活塞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均排出压力油液,可使活柱快速升起,大大提高了千斤顶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图中1.柱帽,2.通气阀,3.油箱体,4.手柄,5.活塞杆,6.泵盖,7.吸液阀,8.排液阀,9.泵体,10.活塞,11.排液阀,12.吸液阀,13.底座,14.回液阀,15.缸体,16.活柱,17.缸盖,18.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在底座(13)上焊接一个泵体(9)和一个缸体(15),泵体(9)中安装一个活塞(10)、2个吸液阀(7、12)和2个排液阀(8、11);活塞(10)通过活塞杆(5)与手柄(4)铰接;在缸体(15)中安装一个活柱(16),柱帽(1)与活柱(16)通过销轴(18)连接;在底座(13)上焊有油箱体(3),并安装有回液阀(14);在缸体(15)与活柱(16)之间安装有缸盖(17),缸盖(17)通过螺纹与缸体(15)连接,并与油箱体(3)焊接在一起;在缸盖(17)上安装有通气阀(2)。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先拧紧回液阀(14),当向上操作手柄(4)时,通过活塞杆(5)带动活塞(10)向上运动,活塞下腔A腔的容积增大,形成真空,油箱D中的油液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通过吸液阀(12)进入A腔,而活塞上腔B腔的容积减小,油液压力升高,油液经排液阀(8)进入缸体下腔C腔,使活柱(16)上升;当向下操作手柄(4)时,活塞(10)向下运动,活塞上腔B腔的容积增大,形成真空,油箱D中的油液经吸液阀(7)进入B腔,而活塞下腔A腔的容积减小,油液压力升高,油液经排液阀(11)进入缸体下腔C腔,同样使活柱(16)上升。因此,不管手柄(4)向上运动,还是向下运动,始终有油液经过吸液阀(12)或(7)进入泵体(9)中,同时,始终有压力油液经过排液阀(8)或(11)进入缸体下腔C腔,使活柱(16)上升,从而提高活柱伸出的速度。当柱帽接触到重物时,缸体下腔C腔的油液压力升高,以更大的力将重物顶起。当举升结束需要撤回千斤顶时,旋开回液阀(14),活柱(16)在自重或外力的作用下缩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11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外墙保温板分锯机组的输送机
- 下一篇:直升机抗坠毁座椅的减力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