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V型发动机双空滤进气通道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1588.9 | 申请日: | 201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8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向阳;李翠兰;李艳琴;李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04 | 分类号: | F02M3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双空滤进气 通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空滤结构,尤其涉及一种V型发动机双空滤进气通道。
背景技术
因为V型发动机的两排气缸的进气口分别位于发动机的两侧,这样就造成空滤至该进口的气道必须分为两路,目前这两路通道的布置形式多采用两路独立通道,即从空滤出口至发动机进气口布置两条管路。由于V型发动机的结构复杂,往往导致这两条管路的布置困难重重,管路的走势很不顺畅,拐四、五个弯是很常见的,而且需要多个软硬管的交替接力才能把空气输送进发动机,而且如何可靠的固定管路也是个问题,所以这种独立进气通道的缺点非常明显,结构复杂,转折多、接头多,由此带来的负面结果是,零件多导致成本高;转折多导致不顺畅,阻力大;软硬管接头多导致密封可靠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V型发动机双空滤进气通道,解决发动机空滤至发动机进气口布置两条管路带来的转折多、接头多,结构复杂的问题,节约成本,增强密封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V型发动机双空滤进气通道,包括发动机1,过渡管A2,合流通道3,过渡管B4,空滤出口5,空滤6,发动机1通过两个过渡管A2连接合流通道3,合流通道3通过两个过渡管B4、两个空滤出口5连接两个空滤6。
所述的合流通道3是用金属焊接或铸造的腔体结构。
所述的合流通道3与空滤出口5也可以用法兰连接。
两个空滤出口处,将两路进气通道合流,采用一个进气通道,增大进气通道截面面积,然后直到发动机进气口处再分流,分别进入发动机,合流通道采用金属焊接或铸造的腔体结构,这样就避免了独立通道的过多转折、接头,所以其阻力更小,气密性也更好;因为焊接或铸造时可以预留安装点,故其安装固定也更简单牢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有效克服了现有进气通道的不足之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性能,增强了可靠性,双空滤进气通道采用分流-合流-分流的结构形式,从而避免了完全分流结构的转折多、接头多,结构复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发动机,2-过渡管A,3-合流通道,4-过渡管B,5-空滤出口,6-空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参见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V型发动机双空滤进气通道,包括发动机1,过渡管A2,合流通道3,过渡管B4,空滤出口5,空滤6,发动机1通过两个过渡管A2连接合流通道3,合流通道3通过两个过渡管B4、两个空滤出口5连接两个空滤6。
所述的合流通道3是用金属焊接的腔体结构。
两个空滤出口处,将两路进气通道合流,采用一个进气通道,增大进气通道截面面积,然后直到发动机进气口处再分流,分别进入发动机,合流通道采用金属焊接或铸造的腔体结构,这样就避免了独立通道的过多转折、接头,所以其阻力更小,气密性也更好;因为焊接或铸造时可以预留安装点,故其安装固定也更简单牢靠。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有益效果在于:有效克服了现有进气通道的不足之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性能,增强了可靠性,双空滤进气通道采用分流-合流-分流的结构形式,从而避免了完全分流结构的转折多、接头多,结构复杂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推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15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