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污染瓶口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1610.X | 申请日: | 201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24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发明(设计)人: | 范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华 |
主分类号: | B65D23/06 | 分类号: | B65D23/06;B65D41/04 |
代理公司: | 长沙星耀专利事务所 43205 | 代理人: | 李展明 |
地址: | 414416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染 瓶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包装用容器,尤其是涉及容器的瓶盖和瓶口的结构。
背景技术
瓶子是常用的容器,一般口较小,颈细肚大,多用陶瓷、玻璃或者塑胶制成,常用于装液体或者粉末物质。
现有的瓶子,其缺陷在于在倒出瓶中物品时,常常会发生部分液体或粉末等流出瓶口,污染瓶身以至于其它物品的情况。因此,本发明人通过精心研究和思考,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污染瓶口,可以防止瓶口的二次污染,可用于饮料瓶、油脂瓶、药瓶、口杯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防污染瓶口,包括瓶盖和瓶口,其中瓶口由瓶子的端部自然延伸而形成,瓶口的外侧形成有外螺纹,瓶盖的内侧对应的形成有内螺纹,其中瓶口螺纹结构的下端形成有防污凹槽。
根据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设计:
防污凹槽内设置有一弹性材料制成的垫圈;
围绕在瓶口的外侧,防污凹槽的上端还形成有一圈凸起;
瓶盖的底部内侧也设置有垫圈;
瓶盖的下端内侧设置有止退圈,其与瓶盖之间通过止退齿连接。
防污凹槽的内部形成有若干个小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倒出瓶中物品时,不会发生部分液体或粉末等流出瓶口,污染瓶身以至于其它物品的情况,防止瓶口的二次污染,本实用新型应用广泛,可用于饮料瓶、油脂瓶、药瓶、口杯等方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放大图;
图3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0 瓶盖、11瓶盖垫圈、12瓶盖内侧螺纹、13止退圈、14止退齿、20瓶嘴、21防污凹槽、22凸起、23瓶嘴外侧螺纹、24防污凹槽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防污染瓶口,包括瓶盖10和瓶口20,其中瓶口20由瓶子的端部自然延伸而形成,瓶口的外侧形成有螺纹23,瓶盖10的内侧对应的形成有内螺纹12,其中瓶口螺纹结构的下端形成有防污凹槽21。防污凹槽21内设置有一弹性材料制成的垫圈24。围绕在瓶口的外侧,防污凹槽21的上端还形成有一圈凸起22。瓶盖10的底部内侧也设置有垫圈11。瓶盖10的下端内侧设置有止退圈13,其与瓶盖10之间通过止退齿14连接。
参照图2,防污凹槽21内放有垫圈24,瓶盖拧在瓶嘴上,瓶盖口就与防污凹槽内的垫圈紧密接触,使瓶内空间与外界隔离,防止瓶内受污染。
瓶盖底部有垫圈,瓶盖拧在瓶嘴上,瓶嘴口就与瓶盖底部垫圈紧密接触。
瓶盖内壁和瓶嘴外壁有罗纹,螺纹拧在一起,瓶盖和瓶嘴紧密接触,形成密封。
瓶盖内侧下方有止退圈和止退齿,将瓶盖从瓶嘴上拧开时,止退齿断裂,止退圈留在瓶嘴外壁,这样瓶盖便可以和瓶嘴彻底分开。
瓶嘴下方有凸起22,凸起22将止退圈限定在凸起下方与防污凹槽上方的区域,这样拧动瓶盖时止退圈便不会随瓶盖的上升而上升,使止退圈断裂,瓶盖便可以与瓶嘴彻底分开。
可以考虑在防污凹槽的内部形成有若干个小孔,以方便工厂清冼瓶口,也便于把灌装时溢出的液体排出。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在瓶嘴20上没有凸起22,在瓶盖10内侧下方没有止退圈13和止退齿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华,未经范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161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河水净化回用装置
- 下一篇:经由视频信道传输多个视频流的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