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马达接触簧片和电位器连杆同步装配用的工装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1974.8 | 申请日: | 201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5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依诺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04 | 分类号: | H01R4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金源通汇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6 | 代理人: | 唐迅 |
地址: | 315033 浙江省宁波市江北投资创***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达 接触 簧片 电位器 连杆 同步 装配 工装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装设备,特别是马达接触簧片和电位器连杆同步装配用的工装设备。
背景技术
在汽车领域,特别近年来,车身及底盘上的电子类产品越来越多的应用,如控制器、传感器、电控执行器等,此类产品因为多涉及到马达与电路板之间的连接导通,因而广泛地使用金属接触簧片作为衔接的载体,故金属接触簧片如何有效的安装成为生产上至关重要的环节。
现有的马达盒电路板安装时,通常是通过操作工手工拿起细小的接触簧片,对准马达的连接金属引脚,同时利用附加工具进行压装,从而把接触簧片压入马达引脚固定,并与电路板连接;另外,还需要通过手工方式,把电路板上的电位器连接杆压入诸如控制器、传感器、电控执行器等产品的基座内的固定块上,使产品在前后走动时,带动电位器连杆走动,以达到信号反馈功能。但是,此安装方式一方面对于操作工的实际操作动作要求很高,另一方面,个人手工安装电位器连杆时,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安装调整和目视检查,还可能会遗漏掉这一重要工序,造成时间的浪费、效率不高及产品功能失效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提升马达接触簧片、电位器连杆安装效率,同时避免出现工序遗漏的马达接触簧片和电位器连杆同步装配用的工装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马达接触簧片和电位器连杆同步装配用的工装设备,包括上下对应设置的底座和压板,其特征是所述底座的压板配合面上设有限位腔,所述压板的底座配合面上设有压杆和压块组件,压杆、压块组件与限位腔对应设置。
上述工装设备能提升马达接触簧片、电位器连杆安装效率,从而节约劳动时间,同时使用本工装设备后,能很大程度上减少出现遗漏工序的情况,保证产品质量。
为了保证压板下压时的运动准确性,所述压板的底座配合面上还设有导向杆,所述底座的压板配合面上还设有导向孔,导向杆与导向孔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压块组件由压块盒、回位弹簧和带有插脚的滑动块构成,压块盒固定在压板的底座配合面上,回位弹簧和滑动块均置于压块盒内,回位弹簧顶接在滑动块与压板的底座配合面之间,滑动块的插接贯穿压块盒。该优选方案的整体结构简单,工作稳定性高。
本实用新型得到的马达接触簧片和电位器连杆同步装配用的工装设备,其可以同步并且快速的完成马达接触簧片与马达,电位器连杆与诸如控制器、传感器、电控执行器等产品的基座的固定块连接,保证马达与电路板之间电路有效的导通,从而节约劳动力,节省劳动时间;而且使用本工装设备后,能很大程度上减少出现遗漏工序的情况,保证产品质量;同时本发明创造的结构简单,使用稳定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去掉压块盒的盖后压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具体实施中手动插接马达接触簧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具体实施中往马达接脚上压接马达接触簧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具体实施中压接电位器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3中A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7是图4中B处的局部示意图。
图中:压板1、底座配合面11、压杆111、导向杆112、底座2、压板配合面21、限位腔211、导向孔212、基座3、固定块31、电路板4、电位器连杆41、马达5、接脚51、马达接触簧片6、压块组件7、压块盒71、滑动块72、回位弹簧73、插脚7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马达接触簧片和电位器连杆同步装配用的工装设备,包括上下对应设置的底座2和压板1,所述底座2的压板配合面21上设有导向孔212与限位腔211,所述压板1的底座配合面1上设有导向杆112、用于把电路板4上的电位器连杆41压入诸如控制器、传感器、电控执行器等产品基座3内的固定块31上的压杆111和用于预装马达接触簧片6以及压接马达接触簧片6的压块组件7,导向杆112与导向孔212配合,保证压板1下压时的运动准确性,压杆111、压块组件7与限位腔211对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依诺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依诺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19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林业病虫害防治装置
- 下一篇:一种改善区熔单晶炉热场的反射环提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