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复合加热式电热盘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3828.9 | 申请日: | 2012-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1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李耀凯;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阳春市盈丰实业有限公司;李耀凯 |
主分类号: | H05B3/68 | 分类号: | H05B3/6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29600 广东省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加热 电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热盘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复合加热式电热盘,该电热盘是将接触加热和远红外加热相复合的电热盘。
背景技术
当前电饭锅、电压力锅及电子瓦锅使用的电热盘,大部分是采用接触式加热方式,即将烹调的内锅直接放置在电热盘之上进行加热。这种加热方式存在以下的问题:(1)因为内锅和电热盘是分别进行加工,在大批量生产加工的过程中二者均存在加工公差;(2)内锅和电热盘在工作过程高低温的变化中会引起变形;(3)内锅所装载的食物的多少会影响内锅底部形状。因为上述原因使得电热盘在工作过程中总是不能与内锅完全接触,在工作过程中内锅和电热盘之间的位置关系如图1所示,电热盘2与内胆3之间存在空隙1,从而影响热的传导效率,延长了加热时间,且能量损失严重。另外有一部分产品虽然摆脱了接触加热,采用光波加热方式进行加热,但这种加热方式造价成本高、总体热效率较低,并没有取得较大的实用价值。
因此,提供一种既能够大大提高加热效率、又成本低廉的电热盘成为一个极具实际意义的研究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复合加热式电热盘,该电热盘结构合理、热效率高、成本低,是基于接触加热及远红外加热的复合型电热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复合加热式电热盘,包括发热体、导热盘,发热体设置在导热盘内部或下方,所述导热盘的加热面上有一层远红外涂层。采用远红外涂层,可以在导热盘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向外辐射远红外线,而远红外线不需要接触,直接辐射传递热量,因此加速热量的传递。
优选的,所述发热体非工作面即接触面的反面还设置有隔热保温层。实际应用中,可将隔热保温层通过喷涂覆盖或者粘合剂粘合或者螺钉固定在发热体非工作面。
优选的,所述发热体为电热管或电热丝。
优选的,所述导热盘为铝盘或不锈钢盘。采用这种材质,可以使热量快速均匀地传导,提高热量传导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加热时,发热体将热量传导给导热盘的加热面,开始时导热盘的加热面与内锅接触并持续接触式传导热量,当导热盘预热达到正常的工作温度时,远红外涂层开始向外辐射远红外线,此时电热盘工作在接触式加热及远红外加热混合加热模式的复合模式中工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采用接触式加热及远红外加热混合加热模式进行工作,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电热盘与内锅接触不完全的影响,使得电热盘加热量的传递速度得以提高,从而提高电热盘的加热效率,达到节能的目的。
2、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远红外加热模式,能使热量更快地辐射出去,使得电热盘最高温度得以降低,从而增加了电器的使用寿命。
3、由于远红外线的穿透性较强,增加了食物受热的均匀性,从而提高了食物的口感。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电热盘工作时与内锅接触面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1
如图2所示,一种复合加热式电热盘,包括发热体、导热盘,发热体设置在导热盘内部,所述导热盘的加热面上有一层远红外涂层4,使用时,内胆3直接放置在远红外涂层4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为电热管。所述导热盘为铝盘。
在加热时,电热丝将热量传导给铝盘的加热面,铝盘的加热面与内胆接触持续传导热量,远红外涂层4覆盖在导热盘加热面上,当导热盘的温度达到一定的温度时远红外涂层4产生远红外线向锅内辐射,达到热量混合传导的效果,不仅有效提高了铝盘的热传导效率,而且还使得电热盘的最高温度处于一个较低的状态,从而延长了电器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除下述特征外其他结构同实施例1:如图3所示,所述发热体非工作面即接触面的反面还设置有隔热保温层5,实际应用中,所述隔热保温层5可以通过喷涂覆盖或者粘合剂粘合或者螺钉固定在发热体非工作面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发热体为电热丝。所述导热盘为不锈钢盘。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阳春市盈丰实业有限公司;李耀凯,未经阳春市盈丰实业有限公司;李耀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38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