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乒乓球自动发球机的抛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4419.0 | 申请日: | 2012-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6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陈昱君;黄嘉鸣;徐晨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昱君;黄嘉鸣;徐晨昊 |
主分类号: | A63B69/40 | 分类号: | A63B69/40;A63B6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1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乒乓球 自动 发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乒乓球自动发球机的部件,具体涉及一种乒乓球自动发球机的抛球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乒乓球自动发球机的抛球装置多为单摩擦轮结构,使用时将装置连接到自动发球机的输球管道,乒乓球通过输球管道进入抛球装置后,摩擦轮旋转从而将球抛出,摩擦轮的转速可以调节,转速越快球速越高,反之则越慢。另外,抛球装置可以沿轴向进行旋转,从而任意调节摩擦轮的方位以发出不同旋转方向的球,例如摩擦轮在上方,则发过来的是上旋球,将摩擦轮调节到下方,则发过来的是下旋球,如果将摩擦轮调节至两侧,则可以发出左旋或右旋球,同理,还可以发出侧上旋或侧下旋球。
但是,这种单摩擦轮结构的抛球装置无法发出不旋转的球,不适合儿童或乒乓球初学者使用。另外,现有的抛球装置摩擦轮结构简单,摩擦力小,乒乓球经常在里面打滑,从而发出的球球速太慢或旋转不够。再者,现有的抛球装置只能通过手动沿轴向旋转来变化乒乓球的旋转方向,操作比较麻烦,而且无法实现自动变化,这样也就不能发出不停变换旋转方向的球,不能满足高难度训练的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发不旋转球,或者球速和旋转速度更快而且旋转方向可以不断变化的乒乓球自动发球机的抛球装置,从而满足不同年龄阶段或水平的人群的训练需要。
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乒乓球自动发球机的抛球装置,包括抛球筒,摩擦轮、马达和固定架,摩擦轮通过设在抛球筒上的开槽部分进入抛球筒内,摩擦轮与马达连接,马达固定在连接板上,所述摩擦轮由第一摩擦轮和第二摩擦轮组成,第一摩擦轮和第二摩擦轮对称设在抛球筒上,第一摩擦轮和第二摩擦轮的边缘距离略小于乒乓球的直径,所述马达由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组成,第一马达和第二马达分别与第一摩擦轮和第二摩擦轮连接。
所述摩擦轮由轮毂和橡胶层构成,所述橡胶层硫化粘接在轮毂上。
所述橡胶层的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凸起。
所述马达为变速马达。
本实用新型将乒乓球自动发球机的抛球装置制成双摩擦轮的结构,使用时,两个摩擦轮沿相反的方向旋转,当两轮的旋转转速相同时,就可以发出不旋转的球,另外,两轮驱动比单轮驱动发出的球速度可以更快。摩擦轮轮毂上的橡胶层摩擦系数大,乒乓球在里面不容易打滑,发出后旋转速度快,橡胶层表面带凸起的结构进一步增加了摩擦轮的摩擦系数,使发出的球旋转速度更快。
本实用新型的马达采用变速马达,马达可以设定任何一档转速,也可以不停的变换转速。当第一摩擦轮和第二摩擦轮处于垂直平面上,并且设定上面的摩擦轮马达转速大于下面的摩擦轮马达转速时,发出的球为上旋球,当设定上面的摩擦轮马达转速小于下面的摩擦轮马达转速时则为下旋球;当上、下摩擦轮的马达不停变换转速时,则可以连续发出忽上旋、忽下旋的球。简单地将抛球装置沿轴向旋转,当第一摩擦轮和第二摩擦轮处于水平平面上,并将两个摩擦轮马达分别设为不同的转速,就可以发出左旋或右旋球;两个马达不停变换转速时,则可以连续发出忽左旋、忽右旋的球。明显地,本实用新型只用简单地沿轴向旋转抛球装置,就能发出侧上旋或侧下旋球,或者忽侧上旋、忽侧下旋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摩擦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抛球筒,2-摩擦轮(21-第一摩擦轮、22-第二摩擦轮、23-轮毂、24-橡胶层、25-凸起),3-马达(31-第一马达、32-第二马达)、4-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乒乓球自动发球机的抛球装置,包括抛球筒1,摩擦轮2、马达3和固定架4,摩擦轮2通过设在抛球筒1上的开槽部分进入抛球筒1内,摩擦轮2与马达3连接,马达3固定在连接板4上。所述摩擦轮2由第一摩擦轮21、第二摩擦轮22组成,第一摩擦轮21和第二摩擦轮22对称设在抛球筒1上,第一摩擦轮21和第二摩擦轮22的边缘距离略小于乒乓球的直径,所述马达3由第一马达31和第二马达32组成,第一马达31和第二马达32分别与第一摩擦轮21和第二摩擦轮22连接。所述摩擦轮由轮毂23和橡胶层24构成,所述橡胶层24硫化粘接在轮毂23上,橡胶层24的表面还均匀分布有若干凸起25,所述马达3为变速马达。
使用时,将抛球装置连接到自动发球机的输球管道末端,启动马达,使上面的摩擦轮逆时针旋转,下面的摩擦轮顺时针旋转,就可以将球抛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昱君;黄嘉鸣;徐晨昊,未经陈昱君;黄嘉鸣;徐晨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44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