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4873.6 | 申请日: | 2012-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975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贾平;马青华;廖天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熊晓果;王芸 |
地址: | 610072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一种吸痰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医疗中,许多病人无法自主咳嗽,需要人工辅助吸痰,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便于肺通气。
目前,给病人吸痰用的一次性吸痰器是在吸痰瓶顶部活动连接两根吸引管,其中一根与吸痰管相连,并连接病人的呼吸道,另一根与负压管连接,并连接到负压器,吸痰瓶的容积一般在2升左右;该吸痰器在每次为病人吸完痰后扔掉使用过的吸痰管,需要再次吸痰时,再装上新的吸痰管,痰液储存于吸痰瓶内。该吸痰器由于吸痰瓶的容积较大,需要多次安装吸痰管,不但浪费成本、增加医护人员的工作,还会因为吸痰瓶内不能及时处理的痰容易滋生细菌,从而污染空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不但节约成本,而且环保的吸痰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吸痰装置,包括储痰容器、吸痰管和设置于储痰容器上方用于连接负压管的管头,所述吸痰管设置于储痰容器侧壁,并且吸痰管的一端开口于储痰容器内部,所述储痰容器的容积为40-100毫升。
设置于储痰容器的侧壁的吸痰管更利于病人的痰进入储痰容器;小容积的储痰容器可以在使用一次后扔掉,既不造成多余吸痰管的浪费,也可避免储痰容器内的痰积累过多引起的空气污染,还减少了更换吸痰管的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上述吸痰装置中,所述管头上还连接有用于连接负压器的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上还设置有开关。该连通管上的开关用于控制负压的大小与开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上述吸痰装置中,所述吸痰管在远离储痰容器的一端设置有两个侧孔。所述侧孔用于连通病人气孔,方便痰液的收集。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将连通管上的开关打开并连接负压,将吸痰管放入病人的鼻子,使之与病人的气道连通;打开负压,关闭连通管上的开关,通过负压器将病人的痰吸出。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小容积的储痰容器,特别适宜全麻手术后只需要吸几次痰的病人,即节约成本,也可避免储痰容器内的痰积累过多滋生细菌,且由于不需要多次更换吸痰管,减少了护理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吸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吸痰装置中连通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吸痰装置中吸痰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储痰容器,2-吸痰管,3-管头,4-连通管,5-开关,6-侧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一种吸痰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吸痰管2、储痰容器1和设置于储痰容器1上方用于连接负压管的管头3,所述吸痰管2设置于储痰容器1侧壁,并且吸痰管2的一端开口于储痰容器1内部,所述储痰容器1的容积为50毫升。设置于储痰容器1的内侧的吸痰管2更利于病人的痰进入储痰容器1;所述小容积的储痰容器1可以在使用一次后扔掉,既不造成材料的浪费,也可避免储痰容器1内的痰积累过多引起的空气污染。
如图2所示,所述管头3上还连接有用于连接负压器的连通管4,所述连通管4上还设置有开关5。所述连通管4上的开关5用于控制负压的连通。
如图3所示,所述吸痰管2在远离储痰容器1的一端设置有两个侧孔6,所述侧孔用于连通病人气孔。
实施例2
一种吸痰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吸痰管2、储痰容器1和设置于储痰容器1上方用于连接负压管的管头3,所述吸痰管2设置于储痰容器1侧壁,并且吸痰管2的一端开口于储痰容器1内部,所述储痰容器1的容积为80毫升。设置于储痰容器1的内侧的吸痰管2更利于病人的痰进入储痰容器1;所述小容积的储痰容器1可以在使用一次后扔掉,既不造成材料的浪费,也可避免储痰容器1内的痰积累过多引起的空气污染。
如图2所示,所述管头3上还连接有用于连接负压器的连通管4,所述连通管4上还设置有开关5。所述连通管4上的开关5用于控制负压的连通。如图3所示,所述吸痰管2在远离储痰容器1的一端设置有两个侧孔6,所述侧孔用于连通病人气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未经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48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