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板桩与H型钢组合基坑支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4932.X | 申请日: | 2012-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93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李仁民;刘松玉;陈晓凤;王首超;童立元;方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7/02 | 分类号: | E02D17/02;E02D5/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惠忠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板 型钢 组合 基坑 支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岩土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钢板桩与H型钢组合基坑支护结构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钢板桩具有施工快捷,基坑施工结束后钢板桩可拔除,循环利用,经济性较好等特点。但由于钢板桩抗侧刚度相对较小,变形较大。在周边环境要求较高和挖深较大的基坑工程中应该较少。
H型钢是一种截面面积分配比较优化、强重比合理的经济断面高效型材,因其断面与英文字母“H”相同而得名。由于H型钢的各个部位均以直角排布,因此H型钢在各个方向上都具有抗弯能力强、施工简单、节约成本和结构重量轻等优点,目前基坑工程中主要用于SMW工法桩中。H型钢本身没有锁扣,用于基坑工程仅能挡土,不能止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刚度大、兼有挡土止水功能、可循环利用、适用于开挖深度较深基坑的钢板桩与H型钢组合基坑支护结构。
一种钢板桩与H型钢组合基坑支护结构,包括用于基坑止水的钢板桩、用于基坑挡土的H型钢、扣件,所述的H型钢由两块平行布置的本体和将本体连接在一起的连接件组成,本体的外侧布置钢板桩,本体的端部与钢板桩之间布置扣件。
本实用新型的钢板桩呈U型,U型开口处的两个端部反向布置U型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采用钢板桩与H型钢组合基坑支护结构,该结构刚度大,可以充分发挥钢板桩、H型钢的优点。两者通过扣件连接,钢板桩和H型钢分开施工,施工中土体阻力小、操作灵活,方便回收。H型钢和钢板桩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置长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钢板桩与H型钢组合基坑支护结构,包括用于基坑止水的钢板桩、用于基坑挡土的H型钢、扣件,所述的H型钢由两块平行布置的本体和将本体连接在一起的连接件组成,本体的外侧布置钢板桩,本体的端部与钢板桩之间布置扣件。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钢板桩1呈U型,U型开口处的两个端部反向布置U型连接件4。
基于本实用新型的钢板桩与H型钢组合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根据场地条件和计算分析,确定H型钢2的型号、桩长、桩间距,确定钢板桩1的型号、桩长;
第二步:根据H型钢2设计长度,在钢板桩1上焊接扣件3;
第三步:施工带扣件3的钢板桩1;
第四步:施工H型钢2,使其通过扣件3与钢板桩1形成可靠连接;
第五步:施工支撑系统,开挖基坑;
第六步:对基坑坑底进行清理、整平,浇筑垫层,施工底板及主体结构;
第七步:回填土,视情况拔出钢板桩1、H型钢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49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