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塑料空心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145829.7 | 申请日: | 2012-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614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项卫星;项楠;王晓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项卫星;周士兴 |
主分类号: | F16S1/00 | 分类号: | F16S1/00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同盛专利事务所 32210 | 代理人: | 唐纫兰;曾丹 |
地址: | 214422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塑料 空心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塑料空心板,主要用于客车车厢底板、免烧砖机托板以及建筑模板,属于新板材领域。
背景技术
客车(公交客车、公路客车、旅游客车、轻客)车厢底板、免烧砖机托板产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工作环境、生活水平的改善,尤其汽车类产品必须满足GB19578-2004《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GB/T27630-2011《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相关条款要求。对该产品用材要求越来越高,具体体现在以下多个方面:如产品的强度、刚性、抗冲击力、耐磨性、耐腐蚀、吸水性、气味性、VOC、吸振降噪,再回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有客车车厢低板、砖机托板,尤其是客车车厢地板主要以实心的竹材胶合板、木板胶合板、竹木胶合板为主。因这种材料是有片材加酚醛树脂,在加温加压下压制形成的,导致了本身无法克服的不良缺陷。既浪费了国家宝贵的木材、竹材资源;也会在使用中慢慢的不断出释放甲醛、二甲苯等有毒气味危害人们身心健康;并因此材料密度大、自身重造成客车运行油耗增加;更不能回收再利用,造成国家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因此,开发一种较为理想的,绿色、环保、节能、隔音降噪,又能符合现行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的新产品,替代目前落后的客车车厢底板、砖机托板产品,是工程技术人员的当务之急和研发方向之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客车车厢底板、免烧砖机托板的绿色、环保、节能、隔音降噪的塑料空心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塑料空心板,它包括空心板本体,所述空心板本体内设有多个腹腔。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腹腔的形状为矩形、圆形、椭圆形或者半圆形。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腹腔内设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为横向、竖向或者斜向布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塑料空心板具有物理力学性能居上、零甲醛含量、零含水量、零渗水、无味无毒、阻燃、可降解,不霉变、不变形、低密度,相同规格重量比竹材胶合板轻一半左右、综合使用成本相对低廉,可锯可钉可粘安装方便,日后还可回收再利用;绿色、环保、节能、隔音降噪,利国利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塑料空心板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塑料空心板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塑料空心板的实施例三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塑料空心板的实施例四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塑料空心板的实施例五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塑料空心板的实施例六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塑料空心板的实施例七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塑料空心板的实施例八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塑料空心板的实施例九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塑料空心板的实施例十结构示意图。
其中:
腹腔1
加强筋2。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10,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塑料空心板,它包括空心板本体,所述空心板本体内设有多个腹腔1,所述腹腔1的形状为矩形、圆形、椭圆形或者半圆形,所述腹腔1内设有加强筋2,所述加强筋2为横向、竖向或者斜向布置。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图1所示的塑料空心板为矩形腹腔。
实施例二
参见图2,图2所示的塑料空心板为矩形腹腔,矩形腹腔内设有一根斜向加强筋。
实施例三
参见图3,图3所示的塑料空心板为矩形腹腔,矩形腹腔内设有两根交错布置的斜向加强筋。
实施例四
参见图4,图4所示的塑料空心板为圆形腹腔。
实施例五
参见图5,图5所示的塑料空心板为圆形腹腔,圆形腹腔内设有一根横向加强筋。
实施例六
参见图6,图6所示的塑料空心板为圆形腹腔,圆形腹腔内设有一根竖向加强筋。
实施例七
参见图7,图7所示的塑料空心板为椭圆形腹腔。
实施例八
参见图8,图8所示的塑料空心板为椭圆形腹腔,椭圆形腹腔内设有一根横向加强筋。
实施例九
参见图9,图9所示的塑料空心板为椭圆形腹腔,椭圆形腹腔内设有一根竖向加强筋。
实施例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项卫星;周士兴,未经项卫星;周士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1458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